诗文集。
明夏完淳(1631-1647)撰。十四卷。完淳原名复,字存古,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夏允彝子。师陈子龙。文章气节均有名。
生而早慧,幼年即能赋诗,且好谈边关大事。十四岁从父参加抗清,受鲁王政权封号。
失败被捕,乃痛斥明降清将领洪承畴,牺牲时年仅十七岁。此集乃王昶、庄师洛搜辑,于嘉庆十二年(1807)成书。七万五千余字。卷首有钦定殉节录《明史·夏允彝列传(附其子完淳传)》,(夏完淳事略),《南冠草》原序、跋,全集序、跋。
正文十卷,含赋、骚、各体诗、论、书等三百二十二篇,卷末有集评、赠言、哀辞、题辞及后跋。其后有嘉庆十三年补遗二卷,含犯难事略一则,赋、骚、乐府及各体古诗五十二首。
其中一部分作品,受拟古主义影响,内容比较单薄。
明亡后所作诗赋散文,抒写国破家亡之悲痛,饱含血泪,悲壮淋漓的独特风格。
如《鱼服》、《细林夜雨》《柬半村先生》等诗,或写军营生活,或追忆死难的老师和战友,或写他起义时心情,有“英雄生死路,还似壮游时”等慷慨激昂,哀感动人的诗句;散文如《土室余论》、《狱中上母书》等临难陈词,悲壮激越;皆为千古不磨的爱国主义杰作。有嘉庆间原刊本,中华书局编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