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特兰 马克·斯特兰诗选:
作者简介 马克·斯特兰(1834 —),1034 年4 月11 日出生在加拿大
爱德华王子岛桑默塞德一对美国夫妇家庭。在安蒂奥克学院取得文学学士学
位之后,在耶鲁大学取得美术学学士学位,1962 年在衣阿华大学取得文学硕
士学位。1965 年,曾作为富布赖特基金讲师到里约热内卢巴西大学讲课。之
后,在美国至少已经任教15 所重要高等院校,其中包括衣阿华、哥伦比亚、
耶鲁、布鲁克林、普林斯顿、威斯理和哈佛等著名大学。目前是犹他大学的
英语教授。他的诗作,曾获得多种奖,包括爱伦·坡奖,全国艺术文学协会
奖。1981 年,马克·斯特兰当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院士。除了写诗,斯特兰
还是4 种外国语的诗歌翻译家,他说,翻译,“并非出于爱好,而是因为我
发现,那是一种有益的训练。”他的诗,往往充满梦魔般的恐怖和怪诞景象,
有些诗,则表现出一种情神分裂扣自我异化的心理状态,逻辑的线素常隐不
现,有些象是正常意识完全松弛状态下的产物,有很强的自发色彩,然而,
却是深思熟虑精心结构的成品。和极端的超现实主义派不同,他并不排斥理
性,而是依凭理性的控制处理非理性题村,让无意识状态呈现为意识驾驭下
的形态。他已出版的诗集计有:《睡觉时睁一只眼》(1964 ),《运动的理
由》(1968 ),《黑暗》(1970 ),《萨金特维尔笔记》(1973 ),《我们
生活的故事》 (1973 ), 《夜深时刻》 (1978 ), 《献给父亲的挽歌》 (1973 ),
《斯特兰诗选》(1980 ),以及译诗集多种。
内容概要 吃诗
墨水从我的嘴角流下来。/ 没有一种欢决能象我的欢快。/ 我在吃诗。
图书管理员不相信她自己所见。/ 她眼色悲哀,/ 来回走动,双手插进衣
袋。/ 那些诗失去踪影。/ 光线已经晦暗。/ 几只狗正从地下室楼梯爬上来。
他们的眼球滚动,/ 金黄色的腿象燃烧的毛刷。/ 那可怜的管理员开始跺
着双脚流眼泪。
她不能理解。/ 当我双膝下跪,舔她的手,/ 她尖声喊了起来。我已是一
个新人。/ 我向她咆哮、吠叫,/ 我在书卷气弥漫的昏暗中欢蹦乱跳。
门门又在你面前,凄厉的尖叫声/ 开始,发疯的嗓音在说这儿这儿。/ 舒
适的神话死去,她躯体的卧榻/ 化为灰尘。云雾进你的眼底。
这是秋季。人们从喷气客机上跳下来, / 他们的亲人跳到空中要加入他们
的行列,/ 这就是凄厉叫声之所为。谁/ 也不想离去,谁也不想留在后边。
门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说话。/ 你的呼吸微浅,隔着玻璃,/ 你往窗外注
视。医生系上屠夫的围裙,/ 手执刀柄。你,同意。你回想起你最初来到时的
情景。/ 你向一座旁屋奔跑,空中飘着枫叶。/ 你奔跑,象你总以为你能的那
样奔跑。/ 你手在门上。这正是你当初进来处。
婚姻
风从相反的两极/ 缓缓吹来。
她在空中旋转,/ 他在云中迈步。
她自行准备就绪,/ 抖散开头发。
给眼睛化好妆,/ 微笑。
阳光照暖她的牙齿,/ 她用舌尖把牙舔湿。
他掸去衣服上时灰尘,/ 抻了抻领带。
他吸了一口烟。/ 不久他们将会台。风把他们带近,/ 他们招手。
近了,近了,/ 他们拥抱。
她铺好了床,/ 他脱去裤子。
他们结婚,/ 有了孩子。
风又把他们带走,/ 朝着不同的方向。
风的力量真强,他一边想/ 一边抻了抻领带。
我喜欢这样的风。她一边说/ 一边穿上衣服。
风在开放花朵。/ 风,他们一切。
保持事物完整
在田野里,/ 我是那失去的田野。/ 事情/ 总是这样,/ 无论我在何处,/
我就是那/ 缺失的事物。
我走动,/ 我分开空气,/ 总有空气/ 流过去填满/ 我先前所在/ 的空间。
我们都有/ 行动的理由,/ 我行动是为/ 保持事物完整。
可怕的事已经发生
亲人们探过身来以期待的目光注视, / 用舌尖舔湿润他们的嘴唇,我能感
觉出/ 他们在催促我继续。我把婴儿举到半空/ 成堆的碎玻璃瓶在阳光下晶亮
闪烁。
一支小乐队演奏着老式进行曲。/ 我母亲的一只脚,打着拍子。/ 我父亲
在亲吻着一个向另一个人不断/ 挥手的女人。那里有几棵棕榈树。
小山上点染着橙红色火焰般的斑点,/ 大块云团在背后翻滚。“接着干,
孩子”/ 我听到有人说,“接着干下去。”/ 我不住地想着是不是要下雨。
天空阴沉下来。有了雷声,/ “折断他的腿”,我的一个姨妈对我说。/
“再给他一个吻。”怎么吩咐我怎么做。/ 那些树被热带的寒风刮弯了腰。
那婴儿并不喊叫,但我记得他叹气, / 当我伸手进去拽出他小小的两侧肺
叶,/ 抛到空中喂苍蝇。亲人们一阵欢呼,/ 大约就在我表示屈服的时候。
如今,我接电话,他的嘴对着话筒,/ 我睡觉,他的头发在枕头上围裹着
一张/ 熟悉时面孔。无论我前往何处,我总发现/ 他的脚。他是我生命的剩余
物。
作品鉴赏 马克·斯特兰的诗歌写作技巧,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如实报道
的技巧,事实罗列,述而不评,看上去很象是对于表面现象的简单描绘;而
和其他采用类似手法的诗人不同之处,是他并不仅仅报道他从外部物质世界
所感受到的事实印象,实际形象,而他尤其关心再现或塑造梦境或无意识状
态下的情景、轮廓及其戏剧性组合,也就是荣格所谓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象
征。即使是涉及现实生活的图景,在斯特兰笔下,也总是笼罩着一种如梦似
幻的气氛。但是他的诗,也不同于以无意识为意象源泉的超现实主义诗人,
在他的许多诗篇中充满了反讽。在斯特兰一首待所呈现的某种戏剧性情景
中,叙述者似乎总要赋予报道以某种非常自觉的意识信息,以规范情节或动
作的发展和意象对情绪的影响,从而限制潜意识的泛滥,偶尔带有某种幽默
的锋芒。因而他的许多诗,反映出一种有控制力的敏感,有人称之为“反讽
超现实主义”。斯特兰所独有的另一特点是,他的诗歌叙述的个性,恰恰是
由于竭力抹煞其个性一切表面特征而形成时。这类诗篇向我们提示的,不是
一种直接显现的个性,而是一种不出现或不出场的个性,也就是“无论我在
何处/ 我都是那缺失的事物”所提示的个性。斯特兰认为,面对这样一种不出
场或缺失,才有可能看到“到处都是希望之光”。《吃诗》,似梦境,也似幻觉。诗人通过一组荒诞意象的呈现,暗示了一种只有写诗人或读诗人达到
全身心投入时才能体会而不为其他人所理解的欢快,和对于这种欢快的嘲
讽,一种满足和喜悦的自嘲,当读者被一步步引入这首诗的戏剧性规定情景
而进入角色时,会达到一种物我再忘和物我一体时境界,终于会象“狗”也
象 “我”一样, “在书卷气漫的昏暗中欢蹦乱跳” , 而不禁莞尔发笑。 《门》,
有着更象报道的叙述,然而报道这里的却是真与幻的结合。与手术台和飞机
场相关的意象,鲜明而真切,象记叙,也象隐喻。处于核心位置的意象是门
时意象:这是来与去的进出口,生与死的接合部。而人深思的是:谁也不愿
离去,谁也不愿留在后边。《婚姻》,不动声色的过程描述,通过一个象征
性的“风”,解释了现代生活中的婚姻现象。合也自然,离也自然。在生命
的延续之处,合有合的欢乐,离有离的喜悦。风,是什么?一个开放的问题,
尽可以由人们作出现实主义的或是超现实主义的回答,肯定或者否定。《可
怕的事已经发生》,写的是幼年与成年共居一身,怪诞,却又真实,意识深
处的真实。怪诞,由于真实而更深刻有力。正常人也难免有神经失常的或长
或短瞬间:今日之我,深悔昨日,或是,昨日之我,厌恶今日。然而,在一
同死亡之前,只能共存。而这幼年和成年,还可看作原型我与异化我的共处,
成长的过程,也就是异化的过程,在“热带的寒风”下完成。怪诞,而不荒
唐,离奇,却与普遍真实或深层真实相通,正是这类待吸引而不是排斥读者
的魅力所在。这首诗,堪称斯特兰的杰出代表作。
(江枫)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