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亚·肖洛霍夫 一个人的遭遇(1956 )

米·亚·肖洛霍夫 一个人的遭遇(1956 ):
作者简介   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 —1984 ),苏
联俄罗斯作家。 苏共党员。 苏联科学院院士 (1939 年起)。 苏共中央委员 (1981
年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65 )。出身于顿河继申斯克镇一个磨坊主
家庭, 母亲是哥萨克。 13 岁时爆发了十月革命, 少年时代在战火中度过。 1920
年起当过征粮员、搬运工人、办事员。1923 年参加“青年近卫军”文学团体
并在《少年报》发表最初的几篇小品文。1926 年出版以国内战争时期顿河地
区尖锐复杂的斗争、人们在这一大变动中寻找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对新
世界诞主的向往为主题的短篇小说集《顿河的故事》。长篇小说《静静的顿
河》(共4 部,先后于1928 、1929 、1933 和1944 年出版)的写作和问世,
是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一位成熟的天才突然出现在文坛,使评论界为
之吃惊。这部长篇史诗通过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一家三代的遭遇,描
绘了 1912 —1922 年发生的二次战争在顿河哥萨克生活中所引起的剧烈变
化。葛利高里二次投奔红军,三次参加并领导叛乱的次坷道路,特别是他这
个强有力的个体,在大动乱中寻找不到真理而碰得头破血流、家破人亡的悲
剧命运深深地吸引了广大读者。1932 年发表描写农业集体化的长篇小说《被
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第二部1960 年出版。卫国战争时期肖洛霍夫写了许
多通讯、特写、短篇小说。1934 年发表反映卫国战争的良篇小说《他们为祖
国而战》的部分章节,新版仍未完稿。最后一部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
于1956 年最后一天和1957 年第一天首先在《真理报》连载。肖洛霍夫被誉
为“顿河史诗”的作者,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并得到东西方一致承认的著名
作家。
内容概要   小说开始时已是战后的第一个春天,作者以第一人称语气交
待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以及讲述者的情况。主人公叫安德烈·索科洛夫,他是
一个司机,带着一个小男孩在摆渡口遇到了“我”。索科洛夫误以为“我”
也是司机,于是在等待摆渡船的二小时内他叙述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感受。
他是世纪的同龄人,17 岁时爆发十月革命。国内战争时当了红军。1922 年大
饥荒父母都饿死,他到库班为富农干活才保往性命。后来他当了工人,和伊
林娜结了婚,妻子也是孤儿,在保育院长大。她非常贤慧、体贴。20 年代国
内经济困难,工人活重,生活水平低,索科洛夫有时难免借酒消愁,而尹林
娜从不埋怨、吵闹,而是对丈夫更为关心,这样生活就变得和睦,幸福。他
们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建立了一个美满的家庭: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聪明懂
事。苏德战争突然发生,开战的第三天索科洛夫就应征开赴前线。车站告别
时妻子扑在他身上,哭得不能支持,火车启动了,他只得用力推开伊林娜,
谁知这一别就成了永别,这一场景使他终生抱憾。索科洛夫在前沿阵地的汽
车连当司机,他勇敢地冒着炮火运输武器弹药。1942 年受伤被俘,押送途中
在一所破旧教堂过夜,索科洛夫发现有个士兵要出卖年轻的指挥员,他自己
虽不是苏共党员却不能容忍背叛行为,于是协同指挥员处死了叛徒。在集中
营他和战友们一样受尽了折磨和痛苦,但他不屈服,一次找到机会冒险逃跑,
但又被带着警犬的德国兵追上,警犬把他咬得全身血肉模糊,而他却奇迹般
活了下来。1944 年德寇在前线失利,不得不调派一些俘虏去顶工,索科洛夫
被派为一个少校工程师开车。这个德国军官往返于靠近前线的公路上,可以
听到苏军的隆隆炮声,索科洛夫再也不能忍耐了,他想尽办法,找到机会俘虏了少校冲过火线逃回祖国。上级要嘉奖他,而他只要求早些准许他回家看
看亲人。回到家看到的只是一个大弹坑,邻居告诉他,伊林娜和两个女儿早
在1942 年就披德国飞机炸死。这一打击太大了。幸亏三个月后他得到了儿子
的消息。阿那托里在炮兵学校学了一年,以优良成绩毕业后就上了前线,现
在已是大尉炮兵连长。得过六次勋章和奖章。这个可喜的消息使索科洛夫振
作起来,以儿子为骄傲,夜里常常作着老头儿的梦想:等到战争一结束,就
给儿子娶个媳妇,自己住在小夫妻家,干干木匠活,抱抱孙子。可是就连这
样朴实的梦想也落空了。战争即将结束的时侯,父子俩从不同战线齐集在柏
林附近。索科洛夫焦急地等待着,巴不得立刻能跟儿子见面。5 月9 日早晨,
就是胜利的那一天,儿子被一个德国狙击兵打死了。“在远离故乡的德国土
地上,埋葬了自己最目的欢乐和希望”,索科洛夫怀着破碎的心,孑然一人
复员了。他不愿回家乡,便到一个老朋友处重操旧业——当货车司机。在当
地茶馆附近,一个小孤儿惹起他的怜爱,他假称自己就是父亲,从此一老一
小相依为命,小凡尼亚温暖了索科洛夫的心,而他的父爱保证了一个孤儿的
健康成长。“我”越听越感动,对他们父子的命运深表同情。故事以作者的
二段抒情插笔结束,起到点题作用:“两个失去亲人的人,两颗被空前强烈
的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沙子……什么东西在前面等着他们呢?我希望:这个
俄罗斯人,这个具有不屈不挠的意志的人,能经受一切,而那个孩子,将在
父亲的身边成长,等到他长大了,也能经受一切,并且克服自己路上的各种
障碍,如果祖国号召他这样作的话。”“我怀着沉重的忧郁,用眼睛送着他
们……,本来,在我们分别的时侯可以平安无事,可是,凡尼亚用一双短小
的腿连跳带奔地跑了几步,忽然向我回过头来,浑动一只粉红色的小手。刹
那间,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我慌忙转过脸去。不,
在战争几年中白了头发、上了年纪的男人,不仅仅在梦中流泪,他们在清醒
的时候也会流泪。这儿重要的是能及时转过脸去。这儿最重要的是不要伤害
孩子的心,不要让他看到,在你的脸颊上怎样滚动着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
泪……”
作品鉴赏   《一个人的遭遇》(原名《人的命运》虽然只是一篇3 万余
字的短篇小说,但它在当代苏联文学中具有重大的开拓意义。在人物塑造上,
肖洛霍夫开赞美普通人、平凡的人和“小人物”之先河。他重视写普通人的
日常生活和个人命运,展示平凡中的伟大,展示人性美。主人公索科洛夫是
一个普通工人,种过地,又当过兵,他的一生遭遇非常平凡,却具有普遍性。
索科洛夫是世纪的同龄人,是自十月革命以来苏维埃国家所经历的苦难的负
荷者,是两次战争造成的灾难的承受者:国内战争使他成了孤儿,卫国战争
又使他失去妻子儿女。战前他为社会主义建设付出了辛勤劳动,战争爆发时
他第一批应征入伍,战后,索科洛夫怀着一颗破碎的心,却没有颓丧。他收
养了一个孤儿,对他倾注了全部的父爱。这是一个坚强的苏联公民的形象。
小说以新的角度处理了“人和战争”的矛盾冲突。20 大以后赫鲁晓夫指
出“战争除了带来眼泪,带来破坏和毁灭人们用劳动创造出来的珍贵财富以
外,不会带来任何东西。”肖洛霍夫就是根据这一基本观点写作的,他说:
“任何战争都不能创造任何东西,战争就是破坏者。”他还说在他的作品中
没有反面人物,唯一的一个反面形象就是战争。战争造成“两个失去亲人的
人,两颗被空前强烈的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砂子。”战争使得勇敢的战士淌
下“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泪。”小说写的是索科洛夫在卫国战争中的遭遇,但主人公不是战斗英雄,而
是当过俘虏的司机。按当时的军规,凡当过俘虏而生还者,必须受到严格的
审查。苏联在战争初期失利的情况下,大批官兵被俘。这是战后涉及千家万
户的现实问题。这些战俘身心遭受折磨和凌辱,他们最后历尽艰苦,回到祖
国,却面临着新的不幸,冷漠、怀疑、审查,甚至关进“自己的”集中营。
肖洛霍夫在作品中开创了歌颂“俘虏的英雄主义”的先例。不惜篇幅地描绘
他在德国集中营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他曾冒着生命危险逃离集中营,后又
被追回,警犬把他咬得血肉模糊,体无完肤。但他仍奇迹般活了下来。法西
斯听说他讲了不满的话要枪毙他。临刑前要他为法西斯的胜利干杯,他却骄
傲地为自己的死亡干怀,在饥饿难忍情况下,决不流露贪吃的表情,以致从
精神上战胜法西斯而免于一死,最后还巧妙地俘虏一个德军工程师和一皮包
秘密文件,立下功勋。继这篇作品之后,苏联文学出现一大批描写战俘的作
品。
小说在叙述视角的更新方面也作出了贡献。作品全部以第一人称叙述。
一个“我”是作者,他有时作为一个对话者出现,有时作为作者直接抒发感
情。另一个“我”是主人公索科洛夫。全部故事由主人公自己讲述,语言朴
实,深沉,与他的一生经历相适应,读起来也更为亲切、可信。而作为对话
者的作者,虽然插话不多,但总是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是全篇结束的
那一段作者抒情插笔,明确地点出主题。这种叙述方式一般作家不大采用,
因为作者点题之笔,搞不好就会变成画蛇添足,现代读者不喜欢现成的结论。
只有真正的语言大师,成熟的作家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在结尾处来一个感情
的升华,把句点重合在高潮上。
(倪蕊琴)

为您推荐

《萨拉万的生平与遭遇》

《萨拉万的生平与遭遇》 : 包括《午夜的忏悔》《两人》《萨拉万日记》《里昂人俱乐部》和《感同身受》,共5卷。萨拉万是个温和朴实的青年,本来是个小职员,后来失去了工作。他能感觉到生活的荒诞,但是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