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亩地》:故事诗。泰戈尔。作于 1894 年。作品的主人公巫宾是一个贫苦农民,只有七代相传的两亩地,却被王爷抢走了;接着,巫宾又被法庭判决赶出家门,在旷野、市场、路边度过了 16 年,但巫宾日夜思念他那两亩地。有一天,他终于回到了故乡的园地,坐在芒果树下,在痛苦中回忆童年的往事时,两只熟透了的芒果落在他的脚下,他赶忙拾起,不料却被王爷诬蔑为盗贼。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印度封建主勾结法庭残酷剥削压迫农民的社会现实。对贫苦农民的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对横行不法的封建主进行有力的揭露和愤怒的控诉,揭示出真正的盗贼,不是巫宾,而是王爷。思想倾向明确,感情充沛,语言朴素生动,口语化,富有民歌韵律,曾长期在民间流传。
(刘欣)
为您推荐
《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中国又译《天方夜谭》。约在 8 至 9 世纪已有手抄本流传,定型本约产生于 16 世纪初。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因痛恨王后与人有私,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晨..
胡什哈尔·哈塔克:(1613~1688)阿富汗诗人。为哈塔克部族的酋长,被尊称为胡什哈尔汗。曾领导部族人民举行大规模起义,反对占领阿富汗的莫卧儿帝国。诗作题材广泛,不少诗篇富有爱国主义斗争精神。因反对莫卧儿帝国的占领被长期..
《摩诃摩耶》:短篇小说。泰戈尔著于 1892 年。主要写一个 24 岁的姑娘摩诃摩耶和青年罗耆波热诚相爱,但她的家庭强迫她同一个垂死的老婆罗门在火葬场上举行婚礼。婚后第二天,她就成了寡妇,又被迫和她丈夫一起火葬,只是突然..
《伊瑙》:泰国诗剧。约写于 1732—1767 年间,根据一个马来亚女俘虏讲述的爪哇班基故事写成,后经改编成为完整优美的诗剧。全剧约 2 万行诗,描写达哈国王的公主布莎巴与谷列班国王的王子伊瑙的悲欢离合故事。两人本已订婚,..
阿卜杜勒·拉赫曼:(?~约 1740)阿富汗诗人。出身贫苦,生平事迹不详。著有《拉赫曼已巴诗集》(巴巴是对长者的尊称)。在普什图文学史上与胡什哈尔汗齐名,被誉为普什图文学的先驱。因当时阿富汗正处在莫卧儿帝国的统治之下,诗人借..
《吠陀》:古代印度诗歌创作总集,也是人类最古的文化典籍之一,被印度各教视为圣书。“吠陀”是知识、智慧的意思。其内容包括对印度上古时期的巫术、宗教、礼仪、风俗、社会思想、哲学等方面的记录。《吠陀》在漫长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