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以彼古罗:(源)《使徒行传》第17章18节。(典)保罗在雅典等候西拉和提摩太时,看到满城都是偶像,心里很着急,就在会堂里与犹太人、虔敬人辩论,每天在街市上与行人辩论,并与~和斯多亚两门的学士争论。(释)~又译伊璧鸠鲁(公元前341至前270),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生于雅典的加尔盖特村,14岁开始研究哲学,在爱奥尼亚的特奥斯城学习三年,老师纳西法尼斯是著名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门徒。~35岁前主要在亚洲度过,35岁时返回雅典,在一座花园里创办学校,授徒讲学,建立起自己的学派。他打破常规,接纳妇女甚至奴隶为学生。师生们回避政治活动和社会生活,专心教学,在饮食起居方面十分简朴。据说~著述甚多,但大都散佚,今只有《论自然》的部分章节、他和友人通信的若干残篇,和包括40多条格言与3封信的《学说纲要》尚存。~的哲学被称为~主义,分为物理学和伦理学两大分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是原子,认为世间的一切都由原子及其运动构成;神也由原子构成,过着美满的生活而不问世间俗事;灵魂亦由原子构成,人死后灵魂原子消散,不会给人带来冥世的痛苦。伦理学的基本思想是善和快乐相一致,至上之善和没有身心痛苦的终极目的相一致。认为人的主要目标是快乐,但快乐有两种,一种是感官人的“活跃的快乐”,另一种是心理上的“平静的快乐”。快乐的本质是人的自身平衡,只要没有痛苦,这种平衡就存在。主张追求各种享乐,宣称善乃是嗜好与爱情的满足,以及听觉和视觉的快乐;满足与快乐就是幸福。有人因此称~的哲学为“快乐哲学”。在《使徒行传》中,~和斯多亚两派的学士因保罗“传讲耶稣与复活的道”而说他是“传说外邦鬼神的”,把他带到亚略巴古;保罗在那里继续讲道,并争得丢尼修、大马哩等人的皈依。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