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敬拜:在上帝面前表示敬意的行为。《旧约》中“敬拜”一词意为表示顺服的鞠躬或伏拜。敬拜是回报上帝的拯救行为的虔诚奉献和礼拜。以色列人理想的敬拜仪式在《出埃及记》、《利未记》和《民数记》中解释为祭祀,是人们为表达对上帝的感激之情而奉上礼物的行为。以色列早期敬拜的表现形式包括:1.认识上帝的存在;2.接受上帝所赐的应许之物;3.修建圣坛,纪念上帝所做的事;4.请上帝共享食物。在《出埃及记》中,敬拜的形式更加正规化,成为人们纪念上帝将他们救出埃及而精心安排的方式。漂泊旷野的经历改变了以色列人认为上帝只在特定的地点与他们相见的看法,转而相信上帝与他们一路同行。于是他们每到一处,便建起一个可移动的上帝的居所,这样他们在任何时间都可以敬拜上帝。以色列人在西乃山的经历使犹太教信仰与基督教历史上的敬拜牢牢地建立在契约责任的基础上,它关系到人整个的一生,而不仅仅是在上帝面前举行仪式。
以色列人到达迦南地后,不断受到外邦神祗敬拜礼仪的诱惑,在不知不觉之中,接受了不少外邦的敬拜礼仪。
以色列人有了较为安定的生活后,就在耶路撒冷建立了专门的敬拜中心——耶路撒冷圣殿,一种特别的敬拜仪式开始产生。祭司每天清晨打扫祭坛、点火、准备当天的燔祭、添加麦面和饮料等。大祭司穿戴整齐人殿,挑剪灯芯,给祭坛上香,献素祭饼,晚上再献第二只羔羊,再挑剪灯芯,再献素祭。
祭礼种类繁多,有燔祭、素祭、平安祭、赎罪祭、赎愆祭等,各有各的规矩。《圣经》对献祭方式有详细的指导和规定。祈祷和音乐也是祭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圣殿中有专门的歌手,《圣经》中许多赞美诗都是专为敬拜仪式而作的。
以色列人从流放地回耶路撒冷后,敬拜仪式中又加上了会堂集会。在安息日,人们聚集在会堂里祈祷,读《圣经》,听讲经等,重开了各城镇在当地作礼拜之风。而圣殿则成了一个特别的宗教朝拜处。
新约时期,礼拜形式有了巨大改变。耶稣之死被看作是对上帝最完美的奉献,因此敬拜仪式中的祭礼部分已不再需要。对于教会来说,圣殿、祭司制度、洁净仪式和祭祀等一整套法规均已过时。上帝的子民成为了新的活圣殿,人人都可为祭司,因为圣灵已进入每一个人之中。这个改变意味着基督教更看重内容而不是形式。基督教会沿用至今的仪式仅有两项,即洗礼和圣餐。洗礼是为新人教会者举行的仪式,而圣餐则是用来赞美未来上帝国的欢宴,并以此纪念耶稣舍身救世的事迹。
基督教会还将礼拜日从安息日改为礼拜天(一周的第一天),以纪念耶稣的复活。礼拜时有讲经、纪念耶稣生平、唱歌、祈祷、布道、读信件及共同进餐等活动。礼拜是欢乐的赞美与感恩的聚会。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