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伊,S. :
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卒于英格兰肯特阿什福德。父亲是信仰基督教的外科医生。韦伊在亨利四世中学毕业后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931年获得哲学教师资格,被分配到普伊中学任教。在此期间她开始与工会合作,支持工人罢工,决定过每天5个法郎的生活,以便把大部分工资捐献给矿工互助会。为了确切地考察无产阶级的状况,她认为应该与最贫困的人过同样的生活,于是放弃了舒适的教职到工厂里去做学徒。1934~1936年,她先后到阿尔斯通工厂、巴斯–安德尔冶金厂和雷诺汽车公司去当一个普通工人。她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写成的工厂日记在她去世后出版,标题是《工人的状况》(1951),被A.加缪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伟大和最精彩的作品”。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她来到巴塞罗那前线支持共和派的斗争。当战火蔓延到法国的时候,她由于是犹太人而不得不躲到阿尔代什省去当农业工人。1942年她逃出法国到了英国伦敦,参加了C.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她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加上长期甘于贫困而营养不良,结果被结核病夺去了生命。
孩提时代的韦伊与父亲在一起
韦伊从未停止写作,但是她生前只在《无产阶级革命》《社会批判》等杂志上发表过一些文章,她的著作都是在身后由她的朋友们出版的。除了《工人的状况》之外,主要有她在去世那年写的《关于自由与社会压迫的原因的思考》(1955),加缪认为它是自K.马克思以来最为深刻和最有预见性的著作。另外还有《笔记》(1951~1956)、《诗集》(1968)和未完成的悲剧《被拯救的威尼斯》(1965)等。
韦伊的作品和思想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她认为思想家或作家不应该保持中立,而是必须采取行动,作家应该赋予自己的作品以某种意义。她要过一个工人的生活,因为只有切身体验到工人的痛苦,才能对劳动的方式、特别是泰罗制进行有效的批判。
韦伊十分喜爱古希腊悲剧里的女主角安提戈涅,也像她那样自愿作出牺牲,以致在英国的时候,她竟然拒绝接受比一个在纳粹集中营里的犹太人更多的口粮。这种自我牺牲精神来自她对皈依的基督教的信仰。但她的心态比工人更加悲观,因为体力劳动对于她要艰苦得多,她体会不到工人们在贫困生活中也可能拥有的快乐。她以自己的瘦弱之驱,在抵抗运动中拼命工作,积劳成疾而病逝。这种甘于与赤贫者融为一体的思想和行动,已经超越了哲学和文学的范畴,在当时的法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36年,韦伊参加西班牙内战时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