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迪沃拉巴克和愤怒的企鹅诗歌运动 :
金迪沃拉巴克运动主张文学创作彻底的澳大利亚化,愤怒的企鹅诗歌运动则竭力提倡澳大利亚文学的国际化,二者针锋相对,互不相容。
金迪沃拉巴克运动开始于南澳的阿德莱德,发起人为诗人R.英格迈尔斯。“金迪沃拉巴克”一词取自土著语“Jindyworobak”,意为“结合”“连接”,出发点就是强调澳大利亚文学创作应与本土紧密结合。英格迈尔斯先是在他的著述《论环境的价值标准》(1937)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及运动的目标,紧接着又在《有条件的文化》(1938)一书及其他文章中进一步阐述,提出要“从澳大利亚人头脑中清除一切妨碍自由欣赏本土品质的想法”,并特别强调要尽量从土著艺术、歌曲以及土著传奇中学习技巧。不仅如此,倡导者们还频频发表文章、专门出版诗集,宣传自己的主张,扩大影响。
金迪沃拉巴克派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创立澳大利亚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①清楚认识环境的价值。②反对一切废话与空话。③深刻了解澳大利亚的历史和传统,包括远古的、殖民的以及现代的。金迪沃拉巴克派主张彻底摆脱传统英国诗歌的创作方法,过分强调土著文化,建议在诗歌中尽可能掺入土著文化因素以及土著语汇。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遭到公开反对,他们的创作也因不时夹杂意思不明的土著词汇而疏远了读者。不过客观来说,这一诗派的努力有其积极意义,它再一次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本土文化与传统,且后来对土著艺术的重视和金迪沃拉巴克派的努力也不无一定关系。
愤怒的企鹅诗歌运动的创始人为M.哈里斯,他最初也对金迪沃拉巴克感兴趣,但后来与其分道扬镳,发起了另一场诗歌运动,时年不到20岁,还是阿德莱德大学的一名学生。他创办了一份自己的文学艺术杂志《愤怒的企鹅》,并亲自担任主编,目的是要“给一群文学艺术上前卫的年轻知识分子一个阵地”。“愤怒的企鹅”一名取自哈里斯的朦胧诗行《夜晚愤怒的企鹅》,运动的宗旨完全与金迪沃拉巴克派相对立,大力推行国际化、超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现代主义,而不是金迪沃拉巴克派所倡导的民族化、现实主义以及文化上的尚古主义。此派的主要成员大多是一些锋芒毕露的“愤怒的”文艺叛逆者,但他们的过激行为后来终于引起一些正统诗人的不满,从而导致澳大利亚文学史上有名的文学事件“厄恩·马利骗局”。“骗局”的制造者是诗人J.麦考利和H.斯图亚特,他们对哈里斯等人的做法很是反感,于是决定设法打击其嚣张气焰。他们信手拿来手边几本书,包括字典、科研报告等,东摘一词,西挑一短语,随意拼凑了16首现代派诗,谎称系已故业余诗人厄恩·马利的遗作,以马利妹妹的名义寄给哈里斯。哈里斯等人看了大加赞赏,全部在《愤怒的企鹅》1944年秋季刊上以组诗的形式予以发表,取名《暗蚀》,并特意请画家S.尼诺伦为此期杂志做了封面,隆重推出。不久,麦考利和斯图亚特在悉尼《星期日太阳报》联名发表声明,披露事实真相:所谓的厄恩·马利兄妹完全子虚乌有,“遗诗”是他们俩出于对现代诗坛创作的担忧而随意炮制的,目的就是想看看所谓的现代派诗歌到底是什么货色。声明一出,顿时舆论大哗,哈里斯等人被彻底击垮。这一事件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推迟了澳大利亚现代派文学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