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 :
以描绘宣战景象的楔子《幻影》开始,以士兵们大骂战争的最后一章《曙光》结束,如实地记录了贝特朗步兵班在16个月里的战争生活。这些人当中有小农、矿工、车夫、船夫、门房、店员、伙计等,总之都是工人、农民和其他社会底层的人。他们来到国境线上已经一年半了,受尽了地狱般的折磨。在泥泞寒冷的战壕里,他们在倾盆大雨中不得不披着一块块油布,套着一件件绒线衫,或者穿着兽皮、裹着毯子,紧紧地挤在一起取暖,古怪的样子活像一群大猩猩或者生活在洞穴里的猿人。
《火线》封面
打起仗来炮火连天,血肉横飞,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伤员们为可能被疏散到后方而兴高采烈,但战地医院里的情景也惨不忍睹,甚至使人觉得死去才是幸福。偶然有机会回乡探亲的士兵,看到的却是妻子在与德国士官打情骂俏。他无法责怪她,只能盼望战争早日结束,过上安宁和平的生活。
太多的苦难和危险使他们变得蛮横和麻木,像机器人一样听到命令就盲目地冲锋,在战壕里疯狂地搏斗,结果大多惨死沙场,最后连班长贝特朗也死了。然而幸存者们在经过一个城市的时候,发现后方却是世外桃源,那些觉得“冲锋很有趣”的富人们平安地活着,而且越来越有钱。士兵们终于从残酷的现实中得到了启示:每个国家里都有发财的人和终日劳苦的人,劳苦的人受尽磨难牺牲一切,发财的人则踏在他们身上趾高气扬。他们认识到要打仗的少数人是各国士兵们的共同敌人,从此再也不应该有战争了。
《火线》中没有滔滔不绝的评论,基本上是客观的描写,而且都是巴比塞本人的经历,由于运用了士兵们的口语,读起来分外感人。小说并未剖析人的心理活动,而是通过每个人的形象来反映集体的苦难。在最后的洪水中,他们终于觉醒过来,认识到了战争的根源。巴比塞通过这群士兵的革命化过程,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战争的罪恶本质,得出了必须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才能根除战争的结论。在当时普遍鼓吹战争的沙文主义狂热中,《火线》无疑像炸弹一样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它虽然被政府查禁,却大受人民群众的欢迎,不仅获得了1916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售出了数十万册,而且至今仍然是文学史上印数最多的小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