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代,T. : 英国诗人、小说家。1866年开始文学创作,直至1928年逝世。他早期和中期的创作发展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文学,以小说为主;晚年则随20世纪之开始,又以他的诗作开始英国20世纪的文学,因此可以称为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
哈代于1840年6月2日生于英国西南部多塞特郡多切斯特一个小村庄上博克汉普顿,紧邻多塞特郡的大荒原。多塞特郡是农业郡,在哈代幼年和中年时期,几无近代工业。郡城之外即有牛鸣羊咩,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环境日后成为哈代作品的主要背景。
哈代的父亲是石匠,后来作了木厂经理,实为承揽建筑业务的工匠头儿。他一生从未离开家乡,爱好音乐,多年来都是教堂乐队的成员。这对于哈代在音乐方面发生了很大影响。哈代的母亲特别注意对他的教育,在他上学不久就让他阅读17世纪英国诗人德莱顿翻译的罗马诗人维吉尔的诗集,鼓励他研习古典文学,给哈代以更大的影响。
哈代 8岁开始在村里上学,一年以后转到郡城一所学校,学习拉丁文和拉丁文学。1856年离开学校,给一名建筑师当学徒。建筑师公事房的隔壁是威廉·巴恩斯的学校。巴恩斯是当时多塞特郡有名的语言学家,又是以当地方言写诗的名诗人。在他的影响下,哈代探索了文学和哲学的源泉,品尝到了文学和哲学的美妙。同时,因曾希望将来成为牧师,又自学希腊文,以便阅读希腊文《圣经》。此外他还读了不少神学著作。他这时"职业生活、学者生活和农村生活,合而成为24小时的一日"。农村生活尤其使他深受教育,他对农村的景色、风俗习惯、农民所用的语言,特别是农民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性格、感情、爱憎好恶,无一不熟悉深知。
1862年,哈代前往伦敦,在名建筑师布洛姆菲尔德手下当绘图员,作设计和修复教堂和牧师住宅的工作,曾于建筑论文比赛中两次获奖;同时继续钻研文学和哲学,并在伦敦大学皇家学院进修近代语言,特别是法语。1867年,因身体不能适应伦敦气候,重返故乡,仍操旧业。1870年,哈代到康沃尔郡圣朱利奥特修教堂时,与一姑娘相识,1874年结婚。婚后曾作欧陆之游。1885年,哈代在多切斯特郊区自建马克斯门住宅,遂在此定居直至逝世。
哈代青年时代在伦敦的生活是他思想形成过程中的最重要的时期。 在他去伦敦以前,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已在1859年发表。1860年,又有人发表《论文与评议》,评论各种主义,引起当时一些卫道者的震惊。哈代后来在《德伯家的苔丝》(1891)中写道:"对于那位说过`自然的神圣计划`那句话的诗人(即华兹华斯),近来大家都认为不但他的诗歌清新、飘洒,并且他的思想也深刻、正确,不过也许有人想要知道,他这句话是根据什么说的。"从中可以看出达尔文给他的印象之深。当时正值伦敦杂志出版最繁盛的时期,除了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受到推崇之外,从事哲学思考、科学活动的伟人更受到尊崇。斯温伯恩的诗《阿塔兰忒在卡吕冬》(1865)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论自由》(1859)一文等,对哈代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影响;同时他又接触到了纷纭错杂的事物,促使他深沉地思考,对宇宙和人生的基本问题形成了自己的看?āU獯铀?1866年所写《偶然》等诗中可以看出。
哈代的文学创作以诗歌开始,后因无法以写诗维持生活,转而从事小说创作。他于1867至1868年开始写小说,1871年发表第 1部长篇小说《计出无奈》。一般批评者认为,这部小说受了一个前辈小说家的劝告和当时的流行小说的影响,以情节曲折、耸人听闻为主。1872年发表的第 2部小说《绿林荫下》不事粉饰地反映了威塞克斯(哈代用作其绝大部分小说背景的英国西南部一个地区的总称)农村的生活。在哈代的小说中,以圆满的爱情作结束的很少,此为其中一例。这部作品开始了一系列哈代称之为"人物与环境的小说"。
1873年,哈代发表第 3部小说《一双湛蓝的秋波》。在这部小说中,哈代首次突出了人生遇合如何受到命运或"偶然"的残酷嘲弄和戏谑。
1874年哈代发表第 4部小说《远离尘嚣》。这是他第一部得到一致赞扬的小说。哈代因受这部小说成功的鼓励,才放弃建筑职业,而完全致力于小说写作。哈代的名字也首次在这部小说的书名页上出现。一般批评家称它为田园小说,它写多塞特郡一处农村的生活。但它所写的农村生活,较之《绿林荫下》有更深刻的意义。它告诉读者,在远离尘嚣、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也和在人烟稠密的城市一样可以发生人生的悲剧。书中女主角拔示巴是哈代所塑造的成功的女性典型之一。她美丽聪慧,富于才华而又精明强干,但好尚虚荣。她先后为三个男子所追求,却惑于外表而选择了一个青年军官。后几经曲折,始与最初的求婚者结合。哈代在这部小说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人物性格的刻画等,已达到成熟阶段,特别是显示了他的幽默天才。全书虽以爱情圆满的结局告终,但悲剧的气氛多于喜剧。
1878年,哈代发表了他的重要小说《还乡》。这部小说反映了工业资本侵入农村宗法制社会后产生的种种矛盾。女主人公游苔莎高傲,耽于空想,她嫁给在巴黎当过钻石商店经理的青年姚伯,希望他带自己离开荒原,但未能如愿。在发生了一连串误会和不幸事件后,她在黑夜出走,失足溺水身死。而姚伯回乡想为乡里谋福利,却得不到人们谅解与支持,最后作了传教士。小说中景物描写占有突出地位。作为小说背景的埃格登荒原体现了大自然的严酷无情,而软弱的人类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书中对埃格登荒原的描写是英国小说中为数不多的散文佳作。有的批评家从艺术性出发,认为这部小说是哈代最出色的代表作。但由于出版商不愿接受这部以悲剧为结局的小说,哈代只得在书中增加了另一对情人红土贩子德格和朵荪的幸福结局,以冲淡故事的悲剧气氛。
1886 年哈代发表了另一部重要小说 《卡斯特桥市长》,这部小说也强调了命运对人的冷酷无情。束草工人亨查德酒醉后在庙会上把妻女卖给过路水手,酒醒后悔恨不已,发誓20年不再饮酒。此后他勤奋努力,发家致富,担任卡斯特桥市长,妻子也携女归来。但就在他否极泰来之时,又一次因性格的弱点而受到命运的拨弄:他生性倔强执拗,与合伙人争吵分手,事业遭到失败,卖妻女的丑闻终于泄露。妻子死去,女儿也被充当水手的生父认领而去,一身贫困孤独地死于荒原上的草棚中,留下遗嘱,倾诉了对人生的愤慨。这是哈代唯一的一部不以农村、而以市镇为背景的小说。但卡斯特桥是以作者故乡多切斯特为原型,仍是作者所熟悉的古老集市小镇。这部小说缺乏前几部作品中的诗意,情调更为严峻。主人公尽管为年轻时铸下的大错努力赎罪,仍然无法逃脱厄运。
紧接这部小说发表的是《林地居民》(1887),以多塞特郡中沿布莱克穆尔河谷一带林地为背景,写林地居民温特贲对木材商的女儿格蕾丝的忠诚爱情。小说的主题表示:故事虽然发生在一个处在世界大门以外的偏僻小村,但那儿也会发生象索福克勒斯笔下那样宏伟的悲剧。
《德伯家的苔丝》(一译《苔丝》,1891)是哈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悲剧作品。女主角苔丝短促的一生中无时不向往人生的真和善,也无时不遭到伪和恶的打击。她生于乡村贫苦的小贩家庭,少年时即开始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但她刚一踏上社会,就遭到恶少的侮辱。后在一个牛奶场当女工时,与青年克莱相爱,并答应了克莱的求婚。成婚之夕,她出于对克莱的忠诚与热爱,自白了往事。克莱貌似开明,但也不能脱去习俗的偏见。虽然他过去也有同样所谓不贞的生活,而对苔丝的遭遇不但不表同情,反而将她遗弃。几经曲折,苔丝出于激情,杀死恶少,因而被处绞刑。
虽然哈代把女主人公的不幸解释成命运的拨弄,但从小说描写里可以看出造成苔丝的悲惨命运的完全是社会原因。哈代本人的态度也是鲜明的,他公然把这样一个所谓失去贞节的女孩子作为小说主角,还在副标题里称她为"一个纯洁的女人",从而公开向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资产阶级道德发出挑战。他不但揭露了这种道德的虚伪性,而且也抨击了法律的不公正。哈代的这部小说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读者来信要求他不要给苔丝以悲剧结局,对苔丝的命运表示关怀和同情。然而他这部小说也引起资产阶级卫道士的责难,斥之为"不道德"。
《无名的裘德》(1896)可以说是《德伯家的苔丝》的姐妹篇。哈代自称这部小说要"把一个壮志不遂的悲惨身世剀切沉痛地加以诠释",尤其是"把一个用古代耶稣门徒拚却一切的精神对灵和肉作的生死斗争毫不文饰地加以叙说"。裘德是孤儿,由穷亲戚抚养成人,充当石匠的学徒。梦想进入基督寺大学(影射牛津大学),将来成为牧师。后与表妹相遇,情投意合,经过内心剧烈的斗争,排除了种种困难,二人同居,生有子女。但终因不结婚而同居,为礼法所不容,为习俗所不许,处处遭人白眼,求职无路,壮志不遂,连住宿都为公寓老板所不容,表妹终于重回原夫身边忍受屈辱的命运,裘德则以慢性自杀殉情。
这部小说也带有鲜明的社会批判色彩。裘德是个有才华的青年,但由于他是个穷石匠,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便无法实现其雄心壮志。小说更指出了社会道德、法律、婚姻等陈规陋习的桎梏如何扼杀了人们的自由意志和愿望。裘德曾在婚姻问题上铸成错误,后来和情投意合的表妹同居,却又为社会所不容。哈代在这部小说里大胆地冲破了社会习俗的束缚,坦率地描写了男女双方在志同道合基础上的自由结合,因此大受当时维护资产阶级道德者的攻击。有一个主教竟把《无名的裘德》一书焚毁。哈代的这部小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深刻的道德危机,基调更加阴郁,带有更浓的悲剧色彩。
《德伯家的苔丝》 与《无名的裘德》 从思想上和艺术上来看,都是哈代杰出的代表作。在《德伯家的苔丝》中,作者引用莎士比亚的一句话作为题辞:"可怜你这受了伤的名字!我的胸膛就是一张床,要供你将养。"在《无名的裘德》中则引用《圣经》的一句话作为题辞:"字句叫人死。"前者表明作者对受害的女主角是多么同情怜惜,对她的遭遇是多么愤慨不平;后者则表明他对习俗成规是多么憎恨厌恶。这两部小说的题辞可以应用于他所有的作品。他当时所拥护的是他心目中真正的基督教教义,他所攻击的是虚伪的道德,毫无理性的习俗。这两部小说锋芒所向,恰中时弊的要害。
此外,哈代还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和4集短篇小说,虽然现代研究者从这些作品中不断发现新意,但它们一般被认为属于不甚重要或不甚成功的作品之列。
哈代因《德伯家的苔丝》与《无名的裘德》(特别是后者)两部小说受到强烈的攻击,愤而放弃小说写作,又重新致力于创作诗歌。他认为诗更能抒发人的意志和情感。他说,如果伽利略当年用诗的形式发表他的地球绕日说, 就不会受到教会的迫害。 他愿意人们称他为诗人。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他的诗能选入象帕尔格雷夫的《金库》那样的选集之中。
哈代于1865年开始写诗(少年之作仅传一首),诗共辑为8集,918首。1898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最后一集发表于1928年哈代刚逝世不久。他的诗的内容包罗较广,大而宇宙之主宰,小而一草一虫,皆发之于诗。他以诗的形式阐明自己的思想,认为人世如此混乱,人生如此悲惨,应寻其病源,作为医治的根据,不应讳疾忌医,非说一切皆光明灿烂不可。哈代不承认自己是悲观主义者,他认为看阴暗面,并非单纯为了揭露,而是为了认识病源,加以治疗。在维多利亚时代,科学技术日益进步,工业商业日益发达,英国人因而沾沾自喜,且寄希望于科学日益发展之将来。但哈代则认为,人类实际上是知识日增而智慧日损。哈代有一些诗再三表达这一观点,且有唯恐人类世界有黑暗时代再临之虞。哈代诗中又有一类,言鸟兽昆虫可能有人类所缺乏的智慧,对近代科学研究的成果,已有预见。而他写人生之虐谑,写心理之入微,则又各自成类。
哈代的作品中,最能发挥思想、驰骋笔墨者,是以拿破仑战争为题材的史诗剧《列王》。哈代曾说,他鉴于欧陆作家写拿破仑战争时对英国在这一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多有忽略,乃奋而写此。他以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的历史事件为例,更明确、更系统地阐明他对宇宙和人世的看法。这部作品的主旨,在于说明人世间一切全凭宇宙主宰(哈代称它是"弥漫各处的意志"等等)的指挥控制。不仅亿兆群众不知为何受到战争的灾祸,即使是驱使千万人赴战场的主帅和帝王将相乃至拿破仑,都不过是这个宇宙主宰在懵懂昏聩中拨弄支使的傀儡。哈代十分关注在战乱时代无辜遭殃的平民,他的同情甚至达于战场上受祸的小兔、鼹鼠、蝴蝶、虫蚁乃至禾苗。这部史诗剧用了 3种文体:散文、无韵诗及有韵诗。散文多用以写每幕背景,无韵诗部分则所占比例最大。它吸收了古希腊悲剧和史诗的特点,英国伊丽莎白时代戏剧的穿插,又在普通戏剧形式之上增加了戏中之戏,从而创造了一个世界之上的世界。众神灵居于上层世界,俯视下界,以各自的态度对下界议论评骘,解说诠释,自成一个舞台。至于人间舞台,则包括宫廷、战场、村人酒店、山头烽火;大而整个欧洲,小而私人密室,众而千军万马,少而单人独骑,无不历历在目。这部诗剧共 3部、19章、133场,分 3次于1903、1906、1908年出版。原非供舞台演出之用,而只供案头诵读。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选出其中若干幕正式演出,获得成功。
1912年哈代的夫人去世,1914年哈代与他的女秘书结婚,这就是以后为他作传的弗洛伦斯·爱米丽·达格黛尔。哈代晚年享受到英国人最高的推崇。1928年 1月11日去世,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诗人之角,其心脏则葬于故乡斯廷斯福德教堂墓地。
哈代的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城镇后所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道德、风俗等变化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揭露了使人窒息的资产阶级道德、法律观念的虚伪性。哈代认为,世事龃龉,人事参商,人生的幸福快乐是偶然的,而痛苦忧患则是经常的。这是因为宇宙本身存在着缺陷,安排世事的宇宙的主宰本身无知无识,懵懂昏聩。宇宙间绝没有象基督教所宣传的那样公正仁爱、全智全能的上帝这样的神统治宇宙,安排人事,人间才产生了穷通不齐的命运,进退维谷的窘迫,人类才有福祸无门的遭遇,忧乐莫测的际会。而他所着重表现的是人,是人的本能,人的感情,特别是爱情。他认为爱情是人类最强烈的感情,最能表现人的本能和感情。他的小说里几乎无一不接触到爱情这一主题。哈代站在人的自然感情一边,通过爱情、婚姻等问题着力表现个人对抗社会惯例和宗教、法律观念的悲剧性冲突,尖锐地批判了那种认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精神和物质文明都达到了高峰以及它在宗教、道德风尚方面都臻于至善的观点。
哈代所创造的人物,尤其是妇女形象,如《远离尘嚣》中的拔示巴、《还乡》中的游苔莎、《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无名的裘德》中的淑·布莱德赫,都各有鲜明的个性,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哈代写景的技巧尤为突出,在他笔下的景物都具有自己的个性,景与人化,情景交融,在作品中景物描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被哈代命名为威塞克斯地区的自然风光。虽然哈代的文笔有些拖沓,夹用拉丁文,对话不太自然,但作品结构精密,含有诗意,能使读者开卷后不忍释手。
哈代在英国文学史上作为重要作家的地位早已确立,但一度受到忽视。20世纪以来,哈代的作品愈来愈受到重视,研究哈代的学者不断出现,他的作品也不断被改编成电影上映。哈代的作品已有几种被翻译介绍到我国。
David Cecil,Hardy the Novelist, London,1954.
Carl J. Weber, Hardy of Wessex, London,1965.
F. E.Hardy, Life of Thomas Hardy, London, 1970.
Michael Millgate, Thomas Hardy: His Career as a Novelist, London,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