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刘勰(约465-约532),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字彦和。原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莒县),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早孤,贫未娶,依沙门僧祐,博通佛经。后入仕,任东宫舍人等职,有刘舍人之称,为太子萧统所器重。晚年出家,更名慧地。《文心雕龙》是刘勰三十几岁时写成的着作。此书分上下编,共10卷50篇,其中又可分为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部分,体大思精,分类相从,条理明晰,为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巨着,对唐以后的作家批评家有相当大的影响。刘勰在书中抨击片面追求形式美的浮诡讹滥的文风,主张文学须有社会政治内容;要“原道宗经”,合乎“自然之道”;要文质并重,而质尤为重要;要从历史现实的演变中理解文学的变迁。本书总结了创作经验,初步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但刘勰受业于儒,他的文艺思想也就深受儒家的影响,这在本书中也可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