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主要经典。全称《四书章句集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注本,南宋朱熹编注。《大学》、《中庸》原出《礼记》,是儒家经典组成部分。到宋代,程朱推崇《大学》、《中庸》,朱熹把《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相配,并以毕生精力撰写《四书集注》。其中《论语集注》10卷,《孟子集注》7卷,成书于孝宗淳熙四年(1168),多引用二程及程门弟子的言论注释。《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成书于淳熙十六年(1189),大多用朱熹自己稳洽于心的体会来注释。朱熹把《大学》看作理学的纲领,把《中庸》视同理学的精髓,以孔孟言论作印证,将《四书》编注成一个以“天理”为中心的完整的体系,使之与《五经》并列,甚至自我标榜“添一字不得,减一字不得”。从而使《四书集注》成为程朱理学的“经书”。其主旨虽在阐述义理,但在名物训诂方面也多能择善而从。此书朱熹知漳州时即已刊刻,称《四子》,时在光宗绍熙元年(1190)。至元朝延祐年间(1314-1320)恢复科举,规定以《四书集注》试士。此后数百年间,被视为《六经》之阶梯,初涉儒学者所必读。虽然其中不乏封建糟粕,但影响极为深远,是研究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参考书。版本很多,卷数名称亦有所不同。通行者有《四部备要》本(据吴县吴氏仿宋本排印)。中华书局1957年用《四部备要》纸型重印。又有岳麓书社1985年本。
【参考文献】:
邱汉生《四书集注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