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魏石经”。每一字刻古文、篆、隶三体,故又称“三体石经”。刻于三国魏齐王芳正始二年至九年(241-248)。其石数诸书所记不一,据马衡推定应为27石。两面刻字,立于洛阳太学前。已发现残石唯《尚书》、《春秋》二经。
【参考文献】:
马衡《魏石经概述》,见《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华,1977)
亦称“魏石经”。每一字刻古文、篆、隶三体,故又称“三体石经”。刻于三国魏齐王芳正始二年至九年(241-248)。其石数诸书所记不一,据马衡推定应为27石。两面刻字,立于洛阳太学前。已发现残石唯《尚书》、《春秋》二经。
【参考文献】:
马衡《魏石经概述》,见《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华,1977)
封泥:亦称“泥封”。中国古代封简牍并加盖印章的泥块。古人简牒、书函用绳结扎,绳结处用泥封闭,加盖印章,以防私拆。春秋末出现玺印,封泥也随之产生。盛行于秦汉、魏晋,以后,纸帛盛行,封泥渐废。封泥可用以考证古代官制、地理..
玉诀类:道藏分类法十二类之三。据《道教义枢·十二部义》,玉名无染,诀语不疑,谓决定了知,更无疑染。“玉诀者,即河上公释柱下之文,玉诀解金书之例是也。”道经和道家重要着作的注解和疏义皆归入此类,亦收口诀、要诀之诀文。十..
比喻义:笺注用语。通过比喻用法而产生并且已经约定俗成了的词义。和一般引申不同,它不是从词的基本意义转化而来,而是通过借喻而形成的。如“包袱”的比喻义是“思想负担”;“亮相”的比喻义是“公开表态”等。比喻义与修..
卧雪庐藏书簿:私藏目录。4卷。清袁芳瑛撰。芳瑛字漱六,湖南湘潭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松江知府。一生酷爱藏书,尤嗜宋元旧椠。卧雪庐(楼)所藏,其半得之孙星衍和杭州的藏书故家,宋元旧本极多。后大..
宝真斋法书赞:法书着录书。宋*岳珂编撰。着录家藏前人墨迹,自晋唐迄南宋,各为跋赞。原本焦竑《经籍志》作60卷,久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类分28卷。凡历代帝王帖3卷,晋、梁、陈名人真迹1卷,唐名人真迹2卷,唐人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