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27—约 97): 东汉学者、教育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原籍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祖父王泛因避仇迁居江南。六岁读书。八岁入书馆习字。又学《论语》、《尚书》,日诵千言。后到京城,入太学,受业于班彪门下。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因家贫无钱置书,常去书铺博览百家之言。后归乡里,隐居教授门徒。间或担任郡县属吏,均因谏争不合而辞职。认为人之善恶取决于先天“禀气”的厚薄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又承认“性三品”说,认为有不教而自善者,有教而终不善者,惟中人之性则“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本性》)。强调“知物由学,学之乃知”(《实知》)。尽管人的才能有高下,但没有“不学自知,不问自晓”者,即使是圣贤,也“须任耳目,以定情实”(《实知》)。重视“教训之功”、“渐渍之力”。主张推行教化,“令凡众见礼义之教,学校勉其前,法禁防其后”(《率性》)。反对当时用人重文吏而轻儒者的倾向,认为儒者虽不熟悉具体事务,但精于治国之道,有操行节守,“道行事立,无道不成”(《程材》)。认为儒者亦有等级之分。最高等的是思想敏锐深刻、能著论立说的“鸿儒”,次文人;他将只能死守一经、照本宣科地传授前师之言的儒者贬斥为鹦鹉学舌之徒。倡导博学,认为古今之事、诸子百家之言,均有助于补阙刊误,使人通明博见。更强调精思,批判、论衡的能力。要求学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薄葬》)。反对一味信师是古、人云亦云,提倡究真求实和“极问”、“距师”的精神,“非必须圣人教告乃敢言也”(《问孔》)。即便是对孔子等圣贤之说也可以追难、质疑。指出“五经皆多失实之说”(《正说》),孔子言行也有不宜赞颂、效法的。并提出“有效”、“有证”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但又将“心善”的道德动机置于首位:“故治不谋功,要所用者是;行不责效,期所为者正。”(《定贤》)仍未跳出封建传统的义利观。著有《论衡》。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