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27—约 97)

王充(27—约 97): 东汉学者、教育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原籍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祖父王泛因避仇迁居江南。六岁读书。八岁入书馆习字。又学《论语》、《尚书》,日诵千言。后到京城,入太学,受业于班彪门下。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因家贫无钱置书,常去书铺博览百家之言。后归乡里,隐居教授门徒。间或担任郡县属吏,均因谏争不合而辞职。认为人之善恶取决于先天“禀气”的厚薄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又承认“性三品”说,认为有不教而自善者,有教而终不善者,惟中人之性则“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本性》)。强调“知物由学,学之乃知”(《实知》)。尽管人的才能有高下,但没有“不学自知,不问自晓”者,即使是圣贤,也“须任耳目,以定情实”(《实知》)。重视“教训之功”、“渐渍之力”。主张推行教化,“令凡众见礼义之教,学校勉其前,法禁防其后”(《率性》)。反对当时用人重文吏而轻儒者的倾向,认为儒者虽不熟悉具体事务,但精于治国之道,有操行节守,“道行事立,无道不成”(《程材》)。认为儒者亦有等级之分。最高等的是思想敏锐深刻、能著论立说的“鸿儒”,次文人;他将只能死守一经、照本宣科地传授前师之言的儒者贬斥为鹦鹉学舌之徒。倡导博学,认为古今之事、诸子百家之言,均有助于补阙刊误,使人通明博见。更强调精思,批判、论衡的能力。要求学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薄葬》)。反对一味信师是古、人云亦云,提倡究真求实和“极问”、“距师”的精神,“非必须圣人教告乃敢言也”(《问孔》)。即便是对孔子等圣贤之说也可以追难、质疑。指出“五经皆多失实之说”(《正说》),孔子言行也有不宜赞颂、效法的。并提出“有效”、“有证”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但又将“心善”的道德动机置于首位:“故治不谋功,要所用者是;行不责效,期所为者正。”(《定贤》)仍未跳出封建传统的义利观。著有《论衡》。

为您推荐

范升

范升: 东汉经师、学官。字辩卿。代郡(今河北蔚县)人。九岁通《论语》、《孝经》,后习《梁丘易》、《老子》,教授后生。建武二年(26)征为议郎,任博士。朝廷召集公卿、大夫、博士,议立《费氏易》、《左氏春秋》等古文经博士,持反..

张玄

张玄: 东汉经师、学官。字君夏。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少时习《公羊颜氏春秋》,兼通数家之法。建武初年,荐举为明经,补弘农郡文学官,调任陈仓县丞。平素清静寡欲,专心于经籍之中,遇讲授答问,可终日不食。学者有疑难之处,遂列..

魏应

魏应: 东汉经师、学官。字君伯,任城(今山东济宁)人。少时好学,建武初年,到京城洛阳,投博士门下受业,习《鲁诗》。闭门苦读,不事结党交游,受到京城学界称誉。学成归乡为郡吏,荐举明经科,任济阴国(今山东定陶)文学官。以病辞职,教授于..

牟长

李忠(?—43)

李忠(?—43): 东汉官员。宇仲都,东莱黄县(今属山东)人。王莽时以父任为郎,任新博属长,治郡颇有威望。建武六年(30)任丹阳太守。因当地无好学之俗及嫁娶之礼仪,遂兴办学校,使生徒传习礼仪;选用明经之士;并于每年春秋举行乡饮酒礼。郡..

张禹(?—前 5 年)

张禹(?—前 5 年): 西汉大臣。字子文,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人。曾去长安从施雠受《易》,向王阳、庸生问《论语》。学成,收徒教授。举为郡文学,后为博士。元帝时令授太子《论语》,迁光禄大夫。成帝即位,以太子师,赐爵关内侯。后历官..

杨政

杨政: 东汉经师。字子行。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少时好学,随范升受《梁丘易》。善说经书,教授数百人,京师有“说经铿铿杨子行”的颂语。其师范升因事入狱,乃抱范升三岁幼子,潜候道旁,待光武帝车驾至,持奏章叩头请愿,恳求光武帝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