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履祥(1232—1303)

金履祥(1232—1303): 元教育家。幼名祥、长名开祥。字吉父,号次农,学者称仁山先生。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年十六,补州学生,十八岁,考中待补太学生。博学多识,对天文、地理、礼乐、兵事、律历均有研究。后入王柏、何基之门,为金华朱学派主要传人。曾执教于严陵钓台书院。南宋德祐初授迪功郎、史馆编校,坚辞。后归兰溪。宋亡,作《广箕子操》抒发其爱国之志。入元不仕,隐居金华仁山。曾馆于齐芳书院,晚年讲授于丽泽书院。继承何基、王柏学统,对“理一分殊”之理学命题,尤重“分殊”。强调格物致知之功,注重经传之学习,由博反约。对传统经注(包括宋注)作了修正,表现了一定的独倡精神。在道德修养上,强调做静的功夫。他认为“天地之心”乃是“仁心”,“天理”即“生生之道”。其象,则是“复卦”之一爻,“夫复卦一阳在下,便是动之端”。“动之端,乃天地之人心”,反映在“人心”,就是“善念之动”(即恻隐之心)。故“以理而论,则静不足以见天地之心,而动之端乃见天地之心。以人心而论,则动不能见天地之心,而静可以见天地之心”。因人身一动,物欲萌生,便不能体验义理,充养仁心。学者须“收视反听,澄心定虑”,然后可以玩索天理,省察此“善念之动”,扩充此初心,“敬以持之,学以广之,力行以践之”,成为完人。而教者责任,即在启发学者此“仁心”。著有《大学章句疏义》、《论语·孟子集注考证》、《尚书表注》、《中庸标注》、《通鉴前编》、《仁山集》。

为您推荐

倪镗

倪镗: 元学官。字仲宾,饶州安仁(今江西余江)人。少从汤巾、江万里学。元初荐为南康路学教授,修白鹿洞书院学规。于乡间创锦江书院,聚书万卷,置膳田。至元二十五年(1288)奉诏赐额。元世祖忽必烈从僧人八思马之言,黜孔子为中贤。..

吴澄(1249—1333)

吴澄(1249—1333): 元教育家。字幼清,晚年自号伯清。抚州崇仁(今江西乐安)人。幼勤奋好学,乡校考试,每列前茅。二十二岁中乡试,然赴省试屡试不中,遂隐居故乡布水谷,筑草庐数间,讲学著述,学者称“草庐先生”。与许衡齐名,人称“南吴..

郝经(1223—1275)

郝经(1223—1275): 元学官。字伯常,泽州陵川(今属山西)人。幼时遭金末战乱,避地河南,后为元将张柔、贾辅延之家塾,教诸子。并博览其藏书,上溯激泗,下追伊洛诸书,经史子集,无不洞究。蒙哥汗时,入忽必烈王府,咨以治国安民之道,提出统一..

元世祖(1215—1294)

李谦(1232—1310)

李谦(1232—1310): 元学官。字受益,号“野斋先生”。东平府郓(今山东郓城)人。一生致力于皇室教育。初为东平府教授,后升为直学士,为太子左谕德。曾向裕宗陈述“正心、睦亲”等十条治国大计。裕宗殁,元世祖命其在潜邸教育成宗..

赵复

赵复: 宋元之际理学家、经师。字仁甫,德安(今湖北安陆)人。本朱学,端平二年(1235)元军破德安,被送大兴府(今北京),教授程朱理学,从者 甚众。后在大兴府主讲太极书院,许衡、郝经、刘因等始闻程朱之学。居燕,常有江汉之思,学者称“..

许衡(1209—1281)

许衡(1209—1281): 元初学者、教育家。字仲平,学者称鲁斋先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七岁入学,好质难问师。应“戊戌试”(1238 年)中选,上籍为儒户,遂以教学为业。后访姚枢得程朱遗书,弃前日所学,从事《小学》之洒扫应对,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