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特性

审美特性:

匈牙利格奥尔格·卢卡奇着。

中译本由徐恒醇据民主德国建设出版社1981年版译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审美特性》写于50年代初,1963年完成。3卷。中译本已出版第1卷,共6章:(1)日常生活中的反映问题;(2)科学中反映的非拟人化;(3)艺术由日常生活中分化的预备性原理问题;(4)对现实审美反映的抽象形式;(5)模仿问题之一:审美反映的形成;(6)模仿问题之二:通向艺术具世性的道路。

卢卡奇1930年在莫斯科参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编纂工作,有机会阅读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使他的哲学和美学研究出现转折。《审美特性》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对艺术作品与艺术体验、形式与心灵的联系作出了新的探索。全书坚持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思想,强调审美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从哲学上论证了审美的历史形成及其方式,揭示了艺术中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辩证关系,是一部具有深刻洞察力和创见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论着。

为您推荐

审美心理结构的同化

审美心理结构的同化:这是审美心理结构对作品采取的两种主要应对方式之一,而且一般是首先采用的反应方式。同化是指在接受过程中接受者总是把具体文学作品整合到他原先就存在的审美心理结构之中,当作品的信息与结构一致时..

《审美特性》

《审美特性》 : 匈牙利美学家卢卡奇著。写于1963年。作为他计划写作《美学》的第1卷。原定第2卷为《艺术作品与审美态度》,第3卷为《艺术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后因转入《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的写..

日常审美化

“日常审美化”是由英国社会学家迈克·费瑟斯通首次明确构造的。关于“日常审美化”,迈克·费瑟斯通的三种含义最具有概括性:即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间界限的艺术亚文化,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规划,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

舆论特性(新闻)

《论艺术的特性》

《论艺术的特性》:杜书瀛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6月版。11.4万字。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从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艺术的对象、艺术的形象、艺术的典型等方面,探讨艺术的特性。作者认为,从创作主体方面考察,艺术是..

《艺术的审美特性》

《艺术的审美特性》:王向峰着。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4月版。27万字。探索艺术美学规律的美学专着。全书共5编,围绕艺术是创作主体的一种审美对象化的创造这个中心,结合各艺术门类中的中外名作,具体分析了审美创造所凭借的..

《情报检索系统——特性、试验与评价》

《情报检索系统——特性、试验与评价》:[美]兰卡斯特着。陈光祚等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5月版。30万字。主要探讨情报检索系统与服务的“智力”方面,对图书馆与情报中心业务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作了全面阐述,涉及到对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