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文艺报刊述略

晚清文艺报刊述略:

阿英着。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由《晚清文学期刊述略》、《晚清小报录》和《辛亥革命书徵》组成。

《晚清文学期刊述略》是1956年“全国文学期刊展览会”后,作者为弥补该展览会的缺陷,使人们较详尽地了解当时文学期刊发展情况而作。收录了1872-1911年间全国所创文学期刊24种。作者依自藏典籍评介其内容特色、创办沿革等,考证尤为精密。从而“当时文学的流派,创作的成果,以及文学运动的路是怎样结合政治运动走了过来”(《晚清文学期刊述略·引言》),能藉以看出概略。

篇首附有除《小说世界》(1907)外的其它各刊刊影23帧。篇末另附“待访文学期刊目”5种。

《晚清小报录》初作于1936年,1956年《文汇报》复刊时作了删节。据作者搜集的资料,清末小报至少有32种(这是已知的当时小报的最大数量),除《新上海》、《艺林》、《奇闻》等6种以未访求到而未着录外,其余26种均作了详细评介。为当时最完整的小报目录,填补了报学史研究的空白。所录诸报,“几乎每一种都是谈风月、说勾栏,显然是后来黄色小报之类。”(《晚清小报录·引言补充》)但它们不仅标志着晚清文学创作的发展,也包含着很丰富的民俗学材料,还“在一定深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特别是半殖民地都市的上海生活”。所以作者除介绍创办沿革外,还浓墨铺陈了各报的内容特色、掌故轶闻等。如《世界繁华报》一则中品评其栏目《讽林》时云,“这很可以看到旧时的所谓‘文人生涯’。”《梨园志》、《俳优传》则“同样反映了当时所谓‘洋场才子’的生活,所刊诸作皆不题名,不知是否全为李伯元个人之作。”“《北里志》每刊新闻两则,……行文全用吴语,如‘林黛玉前日往杭州,洪蕊初专员回上海’,‘李翠兰被骂,林凤珠教歌’之类。”篇首刊有《游戏报》、《飞影阁画报》和《点石斋画报》三幅黑白缩影。

但由于战事影响,作者预备将每种报头题名都制成锌版插印卷中的愿望始终未能实现。篇末附有《中国画报发展之经过——为〈良友〉一百五十期纪念号而作》一文。《辛亥革命书徵》一卷,原载《学林》第6卷(1941年4月刊)。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1953年10月刊)曾转载。1957年作者又重加删补订正。以个人所藏辛亥革命史籍为主,以清末至民初出版之单行本为限,主要收录直接有关辛亥革命的书刊,分专着、史乘、诗文集、丛书、说部、杂志六类。

编末“附篇”择要介绍了与辛亥革命间接有关者131种。该书目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很有参考价值。

为您推荐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瑞士历史学家、美术史家雅各布·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1818-1897)着。中译本由何新据伦敦乔治·G·哈拉普公司第15版英译本译出,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布克哈特出身于瑞士西北部巴塞尔城..

“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1966年2月,江青得到林彪的支持,并以林彪的名义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会后形成了由江青、张春桥、陈伯达定稿,并由毛泽东审阅修改的《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

文艺大众化运动

文艺大众化运动:1931年11月左联执委会通过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的决议提出,今后的文学,必须以"属于大众,为大众所理解、所爱好为原则",明确规定"文学的大众化"是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个重大的问题",为..

《晚清文艺报刊述略》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1930年3月左翼的成立引起国民党宣传部门的恐慌,于是由潘公展,朱应鹏,召集王平陵,黄震遐,范争波,傅彦长等发动了“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出版《前锋周报》《前锋月刊》,在宣言中提出要铲除“多型的文艺意识”,统..

报刊的四种理论

报刊的四种理论:施拉姆参与撰写《报刊的四种理论》,即:“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和“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四种理论所涉及的传播观念及体制,基本上包括了大众传播..

报刊的四种控制观念(控制体系)

报刊的四种控制观念(控制体系):一、政治控制。集中表现在政府部门对传播的限制与管理上。常见的手段有:立法、行政、操纵新闻。二、经济控制。关键媒介在所有权上,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广告。三、受众控制。受众对传播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