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丕烈着,潘祖荫辑。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出版点校本。黄丕烈(荛圃)精于校勘,兼擅文辞。喜为藏书写跋。退隐家居后,每得一书,便将平生才情学识挥洒于书间卷末,从容舒展,十分可读。
自28岁为《(校本)大戴礼记》和《(校刊本)国语》写跋起,数十年持之以恒,有时一书多跋,在当日即有名于时。卒后,题跋跟随藏书一同散出,大宗为汪士钟艺芸书舍、杨以增海源阁所得。
散于社会的只卷片跋,成为藏书家竞相争夺、奇价购买的对象。后人评价:“荛翁题跋于书目别开一派,既非直斋之解题,亦非敏求之骨董。文笔稍多芜累,而溺古佞宋之趣时流溢于行间”、“跋一书而其书之形状如在目前,非《敏求记》空发议论可比”(缪荃孙《荛圃藏书题识》序)。
故以“黄跋”着名于世。
黄氏卒后,“黄跋”成为专学。目前已有800余篇汇成专集。
但据估计,黄丕烈一生当为1000余部古书写有跋。第一次把“黄跋”收集汇编成书的是江苏吴县藏书家潘祖荫。他搜集了352篇,编成《士礼居藏书题跋记》6卷(1884)。所作题跋有名于时,后世有“黄跋”之称。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系着者卒后最先成书的黄跋集,凡6卷。辑刊于清光绪八年(1882),共收录341篇。相对于后出之《荛圃藏书题识》诸录,本书题跋篇数虽少,但该集所题跋各本,却多宋元旧刊和名人校钞本,恰是黄氏藏书的精品所在,可藉以考知珍本古籍的传承,着者关于版本、目录、校勘的学术见解和艺文情趣。此后,江苏江阴藏书家缪荃孙继续搜集,先后刻成《士礼居藏书题跋续记》75篇和《士礼居藏书题跋再续记》2卷79篇行世。
第四次由缪氏号召,章钰、吴昌绶等参加合作,遍荟海内知名藏书家所藏旧本中的“黄跋”,得622篇,刻为《荛圃藏书题识》10卷(另附录1卷),于1919年行世。
旨在藉此传黄氏的藏书、跋书、校书之道,以示学问门径。第五次由江苏吴县藏书家王大隆(欣夫)广索未刻黄氏题跋(兼及诗文),先后又编成《荛圃藏书题识续录》4卷117篇、《荛圃藏书题识再续录》3卷74篇。外此,则有李文旖于1929年辑印的《士礼居藏书题跋补录》,补得28篇。
“黄跋”与顾校、鲍刻齐名。是研究中国古典文献的重要资料集。犹潘祖荫在110年前所预言的:“古书面目,赖此以存。荛圃之书,虽散犹不散也。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跋)而黄氏将买书经历、书肆书估、书价藏家等书业史料和书林花絮阑入跋文的做法,更对中国近现代书话家的作品发生有积极而有益的影响。 参见 黄丕烈士礼居读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