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1527-1602)号卓吾,又号宏甫、温陵居士,晚居龙湖,号秃翁,福建晋江人。
明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举人。
授辉县教谕,历官云南姚安知府等。“长七岁,随父白斋公读书歌诗,习礼文。”(《焚书》卷3)一生读书治学,为官亦不中辍。任辉县教谕,拜揖公堂之外,辄闭门自若,潜心学问。
姚安知府任满,即请归田,不允,遂至大理鸡足山阅《藏经》不出。晚年尤嗜史学,读书着述弥笃。
居黄安,“时时取史册披阅”(《续焚书》卷1)。居山西沁水时,“终日闭户读书,每见其不释手抄写”。
(刘东星《书道古录》)70岁时,在麻城龙湖作《读书乐》诗:“天生龙湖,以待卓吾;天生卓吾,乃在龙湖。龙湖卓吾,其乐何如?四时读书,不知其余。
读书伊何?会我者多。一与心会,自笑自歌;歌吟不已,继以呼呵。
恸哭呼呵,涕泗滂沱。歌匪无因,书中有人;我观其人,实获我心。哭匪无因,空潭无人;未见其人,实劳我心。弃之莫读,束之高屋,怡性养神,辍歌送哭。
何必读书,然后为乐?乍闻此言,若悯不谷。束书不观,吾何以欢?怡性养神,正在此间。
世间何窄,方册何宽!千圣万贤,与公何冤!有身无家,有首无发;死者是身,朽者是骨。此独不朽,原与偕殁;倚啸丛中,声震林鹘。
歌哭相从,其乐无穷!寸阴可惜,曷敢从容!”(《焚书》卷6)万历三十年(1602)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之罪被捕,死于狱中。有《焚书》、《续焚书》、《藏书》、《史纲评要》、《李温陵集》等。
参见 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