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电视史 : 电视是现代科技的产物。1817年,瑞典科学家布尔兹列斯发现了化学元素硒。1865年,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梅发现了硒元素光电效应,并在1873年正式发表了硒的光电效应的报告,从理论上证明了任何物体的形象都可以用电子信号来传播。电视广播的原理就是以它们为科学基础建立起来,直接推动了对电视的研究。以后一段时间内,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都提出了“用电来看东西”的各种设想,并进行了研究,其中在电视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是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柯夫于1884年发明的著名的机械扫描圆盘。它解决了图像传送的难题,打开了机械电视研制的大门。1900年,法国科学工作者康斯坦丁·伯斯基在为一次国际会议起草报告时创造了television(电视)一词,并正式使用,直到现在。
20世纪初,电视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高潮,并开始向电子电视的方向展开探索。1907年,俄国教授鲍里斯·罗津获得设计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像的电视接收机的特许权,并在4年后研制成功利用电子射束管的电视实用模型,显示出了简单的电视图像。俄裔美国物理学家弗拉基米尔·兹沃雷金在1923年发明了光电摄像管,用电子束的自动扫描组合电视画面,取代了机械圆盘扫描方式,为电子电视的研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世界上还有许多科学家对电视的研制也取得了成果。从1919年到1925年,各国科学家提出的有关电视的发明专利申请达100多项。
1925年10月2日,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吉·贝尔德利用尼普柯夫发明的机械扫描圆盘,第一个制成了电视发射和接收设备的雏型,成功地进行了传送和接收电视画面的实验。1926年1月26日,他应英国皇家协会的邀请,在伦敦作了公开表演。1928年,在伦敦和纽约之间成功地传送了电视画面。在此基础上,英国于1929年开始进行实验性电视广播,1930年播出了有声电视图像。在这一时期内,美国、德国、法国、日本、苏联等其他工业发达国家也都先后在电视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美国的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贝尔电话实验室从20年代初就接连推出电视研究的新成果。1926年5月,科学家詹姆斯在华盛顿市郊用无线电向6英里以外的地方传送活动风车影像的实验获得成功。1927年,贝尔电话实验室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使用有线方式传送了电视节目,播放了当时的联邦商业部长赫伯特·胡佛的演说。1928年,美国开始进行电视实验广播。同年,美国工程师菲洛·法恩斯沃思发明了电子图像分解摄像机。次年,兹沃雷金又发明了电子显像管。1931年,科学家艾伦·杜蒙发明阴极显像管,改进了电视接收机显像技术。与此同时,苏联于1931年开始试验静止图像和活动图像电视节目,1934年11月播出有声电视图像。法国也于1932年在巴黎建起了实验性电视台,开始试播。德国的实验电视台于1934年在柏林建立,1935年试播。
1936年11月2日,在电视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一天,英国广播公司采用贝尔德的机械电视系统,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正式播出电视节目。世界公认这是电视事业的发端。不过当时电视扫描行数只有240行,清晰度不高。英国科学家休恩伯格曾于1932年发明了电子电视摄像管,经过几年的努力改进,终于在1936年研制成功405条交叉扫描的电视摄像管。1937年1月,英国政府规定以它作为英国电视技术标准。同年3月,英国广播公司正式采用休恩伯格的电子电视系统,取代贝尔德的机械电视系统,图像清晰度大大提高。接着,法国于1938年,苏联于1939年,都开始了正式的电视广播。美国正式开办电视的时间较晚,到1941年7月1 日,美国一家商业电视台才经联邦通信委员会批准,第一个正式营业开播。日本在1939年试验电视发射与接收获得成功。此后,超光电析像管、正析像管、超正析像管等灵敏度更高的摄像器件相继问世,进一步提高了电视技术水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电视事业的发展基本陷于停顿,除美国有6家商业电视台每天仍播放两三小时的节目外,其他已开办电视的国家均中断了电视广播或实验。
战后,电视广播迅速恢复。美国、英国、苏联等战前已开办电视的国家陆续恢复播出。日本、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巴西等国家也相继开办。电视事业再度呈现蓬勃生机。特别是各国科学家开始把战争期间高度发达起来的微波技术应用于电视领域之后,电视的远距离、高质量传送成为现实,电视事业如虎添翼,开始腾飞。1952年时,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办有电视,1955年增加到20个国家,共600座电视台(包括转播台),4100万台电视接收机。1958年,全世界开办电视的国家增加一倍半,达到50个国家,电视台也增加到1330座(包括转播台),电视机7100万台。到70年代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已建立了电视台。
彩色电视 电子电视的第一代是黑白电视,在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初达到鼎盛期,以后,逐渐为第二代电子电视——彩色电视所替代。彩色电视的研制开始很早。奥地利科学家芬·伯克在1920年即已提出传送和接收彩色图像的原理。1928年,英国科学家贝尔德在试验用机械扫描圆盘传送黑白电视图像的同时,也进行了传送彩色图像的试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工程师艾维斯于1929年试验成功彩色电视画面。法国、德国、苏联等国也都开展了彩色电视的研制工作。但由于当时各种条件的局限,彩色电视技术进展缓慢。直至1940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视机才由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彼得·戈得马研制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度中断了彩色电视研制工作。战后,美国彩色电视的研制开始走在各国前列,在1953年11月确定了以“点描制”(即“NTSC”——国家电视制式委员会的英文缩写)作为美国彩色电视的制式标准,并于1954年正式播出彩色电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以后,世界各国又先后研制成20多种彩色电视制式,但多数被陆续淘汰,最后只剩3种,美国制式和法国的“塞康”制式(SECAM,1958年创立)、联邦德国的“帕尔”制式(PAL,1963年创立)。为便于转播和交换节目,各国曾多次讨论世界统一制式的问题,都未能达成协议,因此,国际上最终形成了三大彩色电视制式并立的局面。
继美国开办彩色电视之后,日本于1960年9月正式播放彩色电视节目;加拿大于1966年,法国、联邦德国、苏联、英国于1967年,都开办了彩色电视。到七八十年代,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已陆续播出了彩色电视。1991年,采用“帕尔”制式的国家和地区有72个,主要是在西欧北欧和亚洲的大部分。采用“塞康”制式的国家有41个,除法国和原苏联外,多是非洲和东欧国家,以及少数亚洲国家和地区。采用美国制式的国家和地区共34个,主要是北美和绝大部分拉美国家,还有少数亚洲国家和地区。欧亚两洲有5个国家分别使用两种彩色电视制式。
到1991年,全世界169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50个已开办了电视,其中142个播出彩色电视。全世界共有电视接收机7.3亿多台。不过,各国各地区电视事业发展很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电视机拥有量、普及率、电视覆盖率、节目播出套数和时间等方面。电视机最多的是中国,为1.85亿多台(1990),其次是美国,为1.75亿多台(1990);然后依次是原苏联(9235万台)、日本(3380万台)、联邦德国(3146万台)、法国(2802万台)、巴西(2800万台)、英国(1939万台)、加拿大(约1525万台)、意大利(1453万台)。几个发达国家的电视机拥有量占全世界电视机总数的一半以上。电视机普及率(人均拥有电视机台数)北美、西欧最高,拉丁美洲、亚洲(日本除外)次之,非洲最低。在电视覆盖率方面,发达国家一般均已覆盖各自全国人口的95%以上,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则高达99%以上的人口。发达国家的节目套数和播放时间也较多。美国家庭平均能接收到27个频道的节目(包括电缆电视),24小时播放不停。英国、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有3—5套节目不等,每天播出12—17小时。此外还有跨国广播的卫星——电缆电视、卫星直播电视节目几十套。拉丁美洲国家中,在少数大城市,如墨西哥城(墨西哥)、圣多明各(多米尼加)、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圣萨尔瓦多(萨尔瓦多)、圣保罗(巴西)、圣约瑟(哥斯达黎加)等,有5或6套电视节目,多数国家在4套以下。播出电视节目时间在10小时以上的国家近20个。在亚洲,除日本、中国等少数国家外,大多数国家的节目套数在1—3套之间,播出时间多在10小时以下。日本大多数地区和主要城市有4—7套节目,另有3套卫星电视节目,播出时间从18小时到24小时不等。非洲国家开办电视普遍较晚,节目套数和播出时间与其他几大洲相比平均最低,不少国家只播出1套节目,有的国家每天只播出一两个小时。
世界各国在兴办电视事业的同时,也形成了各自的电视经营管理体制,基本上可分为国营、公营和私营三种类型,但很多国家都是以一种类型为主,兼有其他。美国及拉丁美洲国家多以私营商业电视机构为主,以赢利为目的,也有非赢利的公共电视机构。以英国为代表的多数西欧国家、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实行公营电视管理体制。电视机构不受政府直接控制,不以赢利为目的。经费以收听收看费为主。但在80年代后期,这些国家的私营商业电视也有了较迅速的发展。原苏联、东欧各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独立的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国营管理制度,由政府机构领导和监督管理电视机构,经费由国家拨款。但在原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之后,不少原来实行国营管理体制的国家已对私营电视采取了开放政策。
卫星和电视广播 利用微波技术传送电视,常常受到地理和气候条件的限制。为了近一步扩展传送距离,各国在60年代以后开始利用通信卫星传送电视。1962年7月10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通信卫星“电星1号”,成功地进行了横跨大西洋的电视节目传送试验。1963年,美国“接力1号”卫星在11月22日把肯尼迪总统遇刺的实况传送到了日本和欧洲。这两颗卫星都是移动式卫星,每次只能传送10分钟节目。从1963年到1964年,美国还发射过3颗同步通信卫星“辛柯姆”1号、2号、3号,“辛柯姆”3号最为成功。1964年8月在东京举行的奥运会实况就是通过“辛柯姆”3号传送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和欧洲的。1964年4月,国际卫星通信组织成立,于1965年4月6日发射了第一颗国际商用同步卫星“国际通信卫星”1号,从6月起正式启用,为北美和欧洲之间传送电话、电报、无线电传真和广播电视节目。它标志着世界正式进入了卫星通信的时代。
继美国之后,世界各发达国家纷纷开展卫星电视广播。1965年4月,苏联发射了“闪电”1号卫星,承担苏联全境以及苏联和东欧国家之间的电视转播。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电视通过卫星转播了这次登月实况,全世界有大约47个国家和地区的7.23亿人观看了这次卫星电视转播。1974年以后,加拿大、日本、意大利、英国、联邦德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先后发射了本国的卫星。
目前,从事电视转播的国际性机构主要有1964年成立的“国际通信卫星组织”(INTEL-SAT)和1971年成立的“国际卫星组织”(IN-TERSPUTNIK)。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已由最初的11个成员国发展到了130多个,有近200个地面站。该组织自1965年到80年代初共发射了5代卫星30多颗。国际卫星组织由原苏联、古巴、蒙古和东欧等9个国家发起建立,使用苏联发射的“闪电”和“地平线”卫星系统传播和交换电视节目。此外,世界各地还有一些地区性卫星组织。同时,拥有本国卫星的国家也在逐渐增加。
80年代中期,卫星技术从传送电视节目发展到直接播出。按照国际广播卫星会议确定的技术标准,用90厘米以内的抛物面天线能够接收到信号的,称为“直播卫星”(英文缩写为DBS)。1984年1月23日,日本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实用电视直播卫星,5月12日开始试播。1987年7月开始全天播出卫星直播电视节目。1987年到1989年两年中,联邦德国、法国、英国和北欧国家先后发射了5颗电视广播卫星。其中除英国的“马可波罗”1号可同时传送3套节目外,德、法两国的卫星均为可同时传送5套直播电视节目的大功率卫星。另外,还有卢森堡的中等功率的“阿斯特拉”卫星(传送16套节目),也可供用户直接接收。1992年初,欧洲上空通过卫星播出的电视节目已有67套,用户(包括电缆电视和直接收看者)共2900多万。
电缆电视 由共用天线系统发展、演变而来,70年代中期借助于卫星技术的改进,成长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电视传播网络。使用共用天线远距离接收电视信号的方式,1948年底出现于美国。50年代,在英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也先后应用。初期主要是为了解决山区、边远地区居民难于接收电视信号,以及高楼林立的城市里接收质量的问题,使用较好的接收天线,接收无线电视信号,再用有线方式同用户的电视接收机相联接。其后,逐渐向城市发展,60年代形成了电缆电视网,传送的节目中增加了一部分自行编排的节目。1962年,美国全国共有800个这种电视网,拥有5万用户。70年代中期,美国无线电公司发射了第一颗国内同步通信卫星。这是电缆电视发展历程中的转折点,开始了电缆电视台通过卫星传送节目的新时代。通信卫星大大扩展了电缆电视节目的传送范围,增加了传送的节目套数。美国最先通过卫星传送电视节目的是“家庭影院”公司和超级电视台。以这两家公司为开端,引发了美国电缆电视事业的大发展。1988年,用户3000万以上的电缆电视台有44家,其中8家的用户超过4000万。这里面有“娱乐和体育节目广播公司”(ESPN,4780万)、有线电视新闻广播公司(CNN,4687万)、超级电视台(WTBS,4572万)、美国电缆电视台(USA,4520万)、音乐电视台(MTV,4270万)等。进入80年代以后,西欧各国的电缆电视业也开始发展起来。在1978年到1988年的10年间,美国的电缆电视网从3875家增至8500家,电缆电视家庭占全国电视家庭的比例从17.9%上升到53.8%。电缆电视业年度总收入从15亿美元增至138.2亿多美元。1992年,60%以上的电视家庭(约5600万户)已和电缆电视系统联网。加拿大的电缆电视借助于转播美国电视节目,在70年代迅速发展。到1988年,78.6%的电视家庭已成为电缆电视用户,是世界上电缆电视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与北美国家相比,西欧电缆电视在80年代前半期进展不大,而且很不平衡。1985年时,西欧共有不到1100万户电缆电视家庭,占西欧家庭总数的6%强,其中约600万户集中在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德国只有170万户电缆电视家庭,英国只有15万户,法国只有40万户。80年代末期,西欧各国发展电缆电视的步伐明显加快,比利时是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从1988到1989一年间,比利时的电缆电视家庭增长率达131%,普及率为88%,1990年又增长到93%。其次是荷兰(82%)、瑞士(77%)、卢森堡(76%)、瑞典(52%)、丹麦(51%)、芬兰(37%)、爱尔兰(36%)、挪威(34%)。德国、英国、法国电缆电视普及程度相对较低。1991年,德国的普及率为26.8%,英国为19.6%。法国近年增长率较高,但普及率只有3.3%。南欧及地中海诸国,除西班牙达到14.3%外,其余国家有的用户很少,有的尚未发展。
西欧国家中开办较早、影响较大的卫星——电缆电视台有:英国的“空中电视台”(1983年12月开办,1989年与英国卫星广播公司合并)、“超级电视台”(1987年1月开办),德国、瑞士、奥地利合办的“三星”电视台(1984年12月开办)、法国的“新频道”电视台(1989年9月开办)、卢森堡广播公司的卢森堡电视新台(1985年8月开办)等。传送的节目总数已达67套(1992)。亚、非两大洲的电缆电视业尚不发达,目前亚洲只有中国、日本、菲律宾,非洲只有南非,办有电缆电视。
图文电视 在欧洲最为发达。英国于1972年10月最先研制成功。1976年,英国把已投入使用的两种制式综合为一种制式,叫做“英国图文电视制式”,已为西欧国家普遍采用。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欧各国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先后都正式开办了图文电视。到1989年,欧洲开办图文电视的国家共17个,亚洲6个。美国的图文电视起步较晚,发展缓慢。
图文电视是利用电视广播扫描间隙传送文字、图形资料的方式。最初研制的目的只是为了方便失听者收看电视节目。后来扩大了画面容量和服务范围,成为一种提供各种信息的传播手段。收看方式,类似阅读报刊杂志,以页数为单位。观众需要了解新闻、娱乐活动消息、体育比赛结果、天气预报、股市行情、旅游服务、商品信息、节目预告、通信及交通等信息,可以通过安装有附加设备的电视接收机任意选择收看。信息储存量各国不等,英国、德国为300页上下,荷兰、意大利为850—900页,法国为50—150页。图文电视节目一般都和普通电视节目同时播出。目前图文电视制式除英国方式外,还有法国的安梯奥普和加拿大的特里顿制式。英国图文电视用户最多,有600万,其次为德国(400万)、意大利(300万)、荷兰(150万)。其余国家均不足100万。
高清晰度电视 英文为High DefinitionTelevision,简称HDTV,是在现代电视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用高新技术研制成功的新型视听系统。它所传输、显示的画面十分清晰、细腻,几乎和常人看实物时的感受一样。日本是世界上最早研究与开发高清晰度电视系统的国家。从1970年起,日本广播协会在日本多家大公司的积极支持与配合下,开始研究工作。历时10年,到80年代初期,制成了从节目制作、记录、传输到接收显示的全部实验系统,称为MUSE制 式 (Multiple Sub—Nyquist SamplingEncoding)。幅形比为16:9,扫描行数为1125行。1982年制作出第一个用于高清晰度电视播放的节目软件。1985年,日本制作的全套高清晰度电视实验设备在日本筑波万国博览会上展出,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1986年12月,日本使用本国BS—2b卫星首次进行MUSE方式的实验广播。以后又使用各种传输手段作了多次实验,效果很好。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日本作了高清晰度电视实况转播实验。1989年6月,日本广播协会开始进行高清晰度电视的卫星试验广播,每天定时播出1小时。试播的成功表明高清晰度电视开始进入实用阶段。以后,高清晰度电视的各种设备和家用高清晰度电视接收机陆续投放市场,向日本家庭销售。1991年8月25日,日本发射了BS—3b卫星,并在同年11月25日改用这颗卫星播出高清晰度电视节目,时间由原来的1小时增至8小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行高清晰度电视广播的国家。
为了使日本高清晰度电视能顺利地抢先进入世界大市场,日本除开发MUSE制式外,还进行了与现行制式兼容的研制,包括改良清晰度电视(Improved Definition TV,简称IDTV)和扩展清晰度电视(Extended Definition TV,简称EDTV)。1989年8月,日本开始了扩展清晰度电视的广播,到年底时,已实施这种电视广播的电视台达50余座,市场上出售的相应的扩展清晰度电视机已有几十种机型。
高清晰度电视的诞生是电视技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是电视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它不仅给世界电视事业,同时也给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带来了巨大影响。认识到高清晰度电视的重要性以后,欧洲和美国为了防止日本在新兴的高清晰度电视领域内独霸市场,也在80年代中后期开始了各自的高清晰度电视的研制与开发。
欧洲自1986年起加紧了对欧洲高清晰度电视系统的研制。在1986年5月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全会上,以日本、美国、加拿大为一方,提出把日本高清晰度电视制式作为世界统一标准,遭到委员会里欧洲成员国的否决。此后,联邦德国的博施公司,荷兰的飞利浦公司,英国的索恩埃米电子公司和法国的汤姆逊公司联合提出了一项高清晰度电视的开发计划,得到了欧共体的支持,作为欧共体“尤里卡—95”计划,即以欧洲卫星传输信号制式MAC制为基础,按兼容渐进的步骤实现高清晰度电视广播。1989年8—9月间,欧洲在柏林国际广播博览会期间,通过卫星进行了HD—MAC的试验广播,整个展览会及欧洲各地的D2—MAC接收机都收到了卫星发射的信号。1991年,欧洲科技“尤里卡”计划第9次部长会议确认HD—MAC制(扫描行数为1250行,场频50赫兹)为欧洲高清晰度电视的唯一标准。按照分阶段推行高清晰度电视的战略,欧洲计划先采取PAL和SECAM制电视同D2—MAC制电视并存的方法,然后逐渐过渡到D2—MAC制电视,最终转为使用HD—MAC制进行高清晰度电视广播。由于HD—MAC系统具有日本MUSE制所没有的兼容性,因此加强了欧洲在高清晰度电视领域中与日本抗衡的地位。法国、英国、联邦德国、荷兰、意大利等9个欧洲国家的34个团体、机构正在协力合作,对“尤里卡—95”计划的10个项目进行攻关。
美国对高清晰度电视的研制可追溯至50年代,但当时只限于军事等非广播领域。1967年,美国电子工业协会曾公布了1023行的黑白电视系统,却没有在广播应用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直到1981年,日本在美国展示了高清晰度电视系统,才引起了美国朝野的重视。开始,美国谋求同日本联合,共同占领世界市场,但很快感觉到日本技术领先对美国造成的威胁,于是自1987年起,改变了支持日本的高清晰度电视作为世界统一标准的立场,转而独立研制本国的高清晰度电视系统。1988年9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通过决议,强调美国高清晰度电视制式必须与现有NTSC制式电视接收机兼容,防止日本MUSE制高清晰度电视设备直接打入美国市场。几年来,美国的通用仪器公司、齐尼思公司、贝尔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等多家大公司和科研机构共提出20多种高清晰度电视制式。经过淘汰,于1991年7月开始对最后选定的6种制式进行测试。
在高清晰度电视领域中,日本、美国、西欧各自加紧步伐,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求抢先占领国际市场或占牢自己的势力范围,形成了激烈竞争的态势。日本和欧洲的制式已较成熟,在1987年11月都被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列为可行的系统方案。但日本在总体上居于领先地位。西欧各国由于内部矛盾和1989年东欧政局的突变,研制工作不太顺利,但仍准备在1995年正式启用HD—MAC制式。美国起步晚于日本和西欧,但在技术上独辟蹊径,采用了先进的数字系统,有后来居上的趋势。按照联邦通信委员会的计划,将在1998年以前开始播出高清晰度电视节目。
高清晰度电视近年来已在若干重大国际体育比赛中实地应用。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和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日本都进行了高清晰度电视转播。1990年6—7月世界杯足球赛期间,欧洲“尤里卡”高清晰度电视项目与意大利广播公司合作,转播了6场比赛。1992年2月阿尔贝维尔第16届冬季奥运会期间,东道主法国使用欧洲的高清晰度电视系统进行了200小时的现场转播。同年夏季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也使用HD—MAC系统进行了更多的转播,范围涉及整个欧洲和美国洛杉矶、亚特兰大等大城市。
国际电视广播 一般是指利用卫星对国外进行的电视广播,即由发射国把节目通过卫星传送给对象国(地区)的电视台或电缆电视网播出,或者由观众使用卫星电视接收天线直接接收。国际电视于80年代开始起步并迅速发展。1983年12月,英国卫星电视公司首先开办了“空中电视台”,向西欧各国播送节目。1984年11月,美国新闻署开办的“世界电视网”开始正式定时播出节目,1985年4月开始对欧洲广播,到1986年10月又增办了对拉丁美洲的广播。英国广播公司于1987年6月正式开办对欧洲的电视广播。同年10月,法国广播金融投资公司也开办了国际电视公司,向非洲的法语国家广播。在80年代中后期,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多家私营大企业也都独家或合办了跨国卫星电视频道,进行跨国电视广播。1990年3月,美国官方又开办了“马蒂电视台”,专门以古巴为对象进行宣传。
1991年的海湾战争刺激了对国际电视新市场的开拓和占领。英国于1991年4月把原对欧洲的电视广播改为对世界进行电视广播,除每天对欧洲播出18小时外,还对亚洲地区进行全天24小时的广播,已基本覆盖亚洲太平洋地区。1992年4月,“德国之声”开始每天通过卫星播出6小时的德语和英语节目,初期对象地区主要是欧洲和中东,11月起向美国和亚洲播出。美国除了官方的“世界电视网”,还有一批私营的电视公司向世界各地发展。在欧洲通过卫星播出的已有有线电视新闻广播公司、音乐电视台、发现电视台等6家。1993年1月,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芬兰、西班牙、希腊、埃及等11国共同开办了欧洲新闻电视台,用英、德、西、法、意5种语言向欧洲、北非和以色列播出。少数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向国际电视广播领域迈进,土耳其国家电视5台除向居住在欧洲的土耳其侨民广播外,又于1991年5月开始向中亚地区和原苏联的一些共和国播放土耳其语电视节目。由阿拉伯国家几家巨富投资开办、设在伦敦的“中东广播中心”于1991年9月开办了阿拉伯语卫星电视台,向中东和北非地区播送节目。
现在,世界上的国际电视台基本可分三类:一类是国家出资开办的,如美国的“世界电视网”,英国的国际电视台,法国的国际电视公司等;一类是商业性的,如美国的有线电视新闻广播公司、音乐电视台,英国的“空中”电视台、超级电视台,法国的新频道电视台,德国的卢森堡电视新台等;还有一类是由国际广播组织若干国家的广播电视机构合办的非商业性电视台。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