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传真通信

    文字传真通信 : 应用扫描技术把文字信息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接收端,再以记录形式复制出文字的通信方式。

  早期的文字传真沿用照片传真的体制,不同的是接收方式。照片传真为了要保持较多的层次,只能用感光纸接收,文字传真则可用电化纸或电火花烧灼式碳素纸接收。文字传真接收大多是采用平板式扫描,用卷筒纸连续地接收,并立即显示接收的字迹,省去了"后处理"工序。由于文字传真不需要中间层次,分辨率也可低于照片传真,故可提高扫描速度。

  日本共同通讯社在20世纪60年代的一段时间里,采用过文字传真,它的卷筒转速高于照片传真,合作系数也不同。中国台湾省的中央通讯社也使用过文字传真。

  70年代以来,文字传真机经历几次更新换代。首先在传真机中使用集成电路及用热敏纸记录,生产出简单小巧的传真设备,称为二代机(GⅡ),它很适合于记者向编辑部门传送稿件。后又出现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三代机(GⅢ),采用智能数字化技术,压缩冗余信息,以应答方式进行差错控制。实际上它是一台以光电扫描和热敏输出作为外围设备的电子计算机,因而大大提高了传送效率和质量,完全不同于原来的照片传真机。

  80年代以来将文字传真机与电话联系起来。将文传机接在电话线上处于等待状态,当对方拨通此电话后,文传机可以响应电话振铃信号,自动启动文传机接收。对方发送的文传信息结束后,自动恢复为等待状态,电话也处于"挂机"状态等待下一次电话。这种方式称作"拨号文传"。常见到的"电话号"、"电传号"以及"文传号",就是指"拨号文传"的号码。

  文字传真机可以传送手迹。中国的汉字是一种象形字,在尚未普及汉字编码技术的情况下,使用文字传真机是最简便的通信方式。记者向编辑部门传送稿件,将会越来越广泛地采用文字传真方式。其缺点是通信效率不如电子计算机高,信息不能进入计算机编辑处理系统。

为您推荐

《文献通考》

《文献通考》 : 中国继《通典》、《通志》之后规模最大的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著作。宋末元初马端临撰。该书上起远古,下终宋宁宗嘉定末年,共 348卷。计有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

文摘报

文摘报 : 中国以简要文字摘编国内外报刊文章精华和资料的报纸。有"报中报"、"资料库"之称。中国早在19世纪末就出现过文摘性报刊,但数量不多。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科..

文萃三烈士

文萃三烈士 : 见《文萃》。 ..

毋昭裔

温济泽(1914~  )

温济泽(1914~  ) :   中国报刊、广播电台工作者,新闻教育家。广东梅县人。1914年4月18日生。1929年参加革命工作,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8年初到延安。1943年1月至194..

吴冷西(1920~  )

吴冷西(1920~  ) :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新闻事业领导人之一,报刊、通讯社主编。广东新会人。1920年12月14日生。1937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延安..

文学出版社

文学出版社 : 苏联专业出版社,隶属苏联国家出版、印刷与图书发行委员会,1930年在莫斯科成立,前身是俄罗斯联邦国家出版社文学部、土地与工厂出版社。1934年改为国家文学出版社。1963年改为文学出版社。主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