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传真通信 : 应用扫描技术把文字信息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接收端,再以记录形式复制出文字的通信方式。
早期的文字传真沿用照片传真的体制,不同的是接收方式。照片传真为了要保持较多的层次,只能用感光纸接收,文字传真则可用电化纸或电火花烧灼式碳素纸接收。文字传真接收大多是采用平板式扫描,用卷筒纸连续地接收,并立即显示接收的字迹,省去了"后处理"工序。由于文字传真不需要中间层次,分辨率也可低于照片传真,故可提高扫描速度。
日本共同通讯社在20世纪60年代的一段时间里,采用过文字传真,它的卷筒转速高于照片传真,合作系数也不同。中国台湾省的中央通讯社也使用过文字传真。
70年代以来,文字传真机经历几次更新换代。首先在传真机中使用集成电路及用热敏纸记录,生产出简单小巧的传真设备,称为二代机(GⅡ),它很适合于记者向编辑部门传送稿件。后又出现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三代机(GⅢ),采用智能数字化技术,压缩冗余信息,以应答方式进行差错控制。实际上它是一台以光电扫描和热敏输出作为外围设备的电子计算机,因而大大提高了传送效率和质量,完全不同于原来的照片传真机。
80年代以来将文字传真机与电话联系起来。将文传机接在电话线上处于等待状态,当对方拨通此电话后,文传机可以响应电话振铃信号,自动启动文传机接收。对方发送的文传信息结束后,自动恢复为等待状态,电话也处于"挂机"状态等待下一次电话。这种方式称作"拨号文传"。常见到的"电话号"、"电传号"以及"文传号",就是指"拨号文传"的号码。
文字传真机可以传送手迹。中国的汉字是一种象形字,在尚未普及汉字编码技术的情况下,使用文字传真机是最简便的通信方式。记者向编辑部门传送稿件,将会越来越广泛地采用文字传真方式。其缺点是通信效率不如电子计算机高,信息不能进入计算机编辑处理系统。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