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的外文刊物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用外国文字在国内外出版发行的刊物。创始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主根据地。1941年3月,由张闻天主持,邀集马海德(祖籍黎巴嫩,本人美国籍,1950年加入中国籍 )、巴苏华(印度籍)、黄正光( 越南籍)等外籍人士,在延安编印了用英、俄、法3种文字刻写的油印刊物《中国通讯》,主要报道抗日战争的情况,介绍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在外国记者和中外人士中散发。共出10期。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中共代表团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期间,于1946年 5月在上海创办英文刊物《新华周刊》,由乔冠华任总编辑,龚澎负责出版发行,以报道中国解放区的情况,介绍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以及国共谈判真相为主要内容。出版 3期后,被国民党当局查封。1946年12月31日乔冠华、龚澎又在香港创办《中国文摘》双周刊,刊载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件,介绍解放区的情况,反映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运动。1950年2月1日出至第7卷第9期后停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大批新的外文刊物相继创刊。其中,用英文出版的有《人民中国》、《 中国画报 》、《北京周报》、《中国文学》、 《中国建设》、 《中华医学杂志》、《中国科学》、 《中国对外贸易》、 《中国工会》、《中国妇女》、《中国体育》、《万年青》、《中国银幕》,用世界语出版的有《人民中国报道》(后改《中国报道》)。上述刊物在出版过程中,有的逐渐增加了不同文版,如《中国画报》增出俄、法、日、德、西班牙、越南、印地、印度尼西亚等文版,《人民中国》增出俄、日文版。"文化大革命"中, 外文刊物大部停刊。1979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相继恢复出版。有的在国外印刷出版,如《 中国建设 》出版了北美版、开罗版,《中国画报》、《中国建设》海外中文版在香港印刷发行,《北京周报》出版了北美版。有些单位与国外有关单位合作出版刊物,如《国际贸易》、《中国商品信息》、《中国市场》等。1988年,中国共用16种外国文字出版各类外文刊物20种。与1950年相比,种数增加17种,文版增加47个。外文刊物总发行量1300多万份,发行到世界上 182个国家和地区。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