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讯事业

    中国通讯事业 : 以通讯社的形式从事新闻采集, 为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提供各类稿件的通讯事业,是中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国人在中国建立的通讯社 近代中国的通讯事业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从19世纪70年代起,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外国通讯社占领了中国新闻市场。1872年英国路透社最先在上海建立分社。此后,1914年日本在上海设立了东方通讯社。1927年和1929年法国哈瓦斯社和美国合众国际社也分别在上海开设了分社。这些通讯社依仗特权,垄断和控制了当时中国的通讯事业。

  中国人开始自办通讯社 20世纪初,随着中国资产阶级报业的发展,出现了中国人自办的通讯社。最早的是1904年骆侠挺在广州创办的中兴通讯社。其次是1909年李盛铎、王慕陶等在比利时创办的远东通讯社。此外,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也于武昌起义前夕在武昌创办过类似通讯社的新闻传播机构。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通讯事业 民国初年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通讯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12~1918年,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先后出现过20余家通讯社。主要的有邵飘萍于1915年 7月在日本东京创办的东京通信社和于1916年 7月在北京创办的新闻编译社,以及 1918 年冬国民党在上海创办的国民通讯社。东京通信社以通信方式为北京、天津、上海的几家大报社提供东京通讯, 报道日本政局与中日交涉方面的消息。新闻编译社主要编译外电,也自己采写一些北京通讯,曾以消息迅捷蜚声于时。这个时期的通讯社大多接受各派系军阀政客的津贴,规模甚小,一般只有一两个访员,用复写或油印方式发稿,每次至多发行几十份。

  进入20年代后,中国通讯事业又有所发展。1926年全国已有通讯社 155家,但大多是小通讯社,稍具规模的只有国闻通讯社、申时电讯社等四五家。国闻通讯社成立于1921年,由胡政之主持,一度受皖系军阀控制,曾在北京等地开设 8处分社。后因经费困难,1926年迁天津,成为《大公报》的附属企业,1936年停办。申时电讯社创办于1932年,在张竹平主持下,与上海《时事新报》 、《大晚报》 、《大陆报》保持密切联系,合称"四社",每日收发电讯 6万余字,在当时国内有较大影响。

  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的通讯事业 南京国民党政府建立后,积极组建自已的以中央通讯社为中心的新闻通讯网。中央通讯社初创于 1924 年。1932年,南京中央通讯社大力扩充业务,在全国设数十处分社和通讯站,并与路透社、哈瓦斯社等签订互换新闻合同,用电台向全国传递新闻稿,垄断中文报纸的新闻来源,成为全国最大的官方通讯社。在此期间,一些机关团体和个人也纷纷开办通讯社,1936年仅正式向南京国民党政府内政部登记注册的即达 759家。这些通讯社大多有国民党派系的背景,真正民营的不多。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央社撤到重庆。在国民党统治下的"大后方",包括中央社在内,共有 154家通讯社。在日军占领区,除日本的同盟社大肆活动外,日伪当局还在东北、华北、华中建有帝国通讯社、中华通讯社、中央电讯社等。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区通讯社的数量迅速恢复,1947年共有通讯社 647家。国民党当局通过接收日伪通讯社,改进了官办通讯社的装备。中央社并在南京建成大功率发射台,向国内外播发文字新闻稿。1946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国防部还设立了军事新闻通讯社。1949年中央社和军事新闻通讯社随南京国民党政府迁往台北。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通讯事业 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上海和江西革命根据地先后创办了中国工人通讯社和红色中华通讯社, 宣告了人民通讯事业的诞生。 之后,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也于1932年和1935年在上海创办了国际新闻社和中华新闻社。抗日战争时期,人民通讯事业迅速发展。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红色中华通讯社于1937年 1月在延安改名为新华通讯社。40年代初,又陆续建立了新华社的各地分社,组织机构逐步健全,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新闻传播机构。在国民党统治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全民通讯社、国际新闻社等进步的通讯社,向后方各报发稿,进行抗日宣传。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人民通讯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新华社在各解放区和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中分别建立了总分社、分社和支社,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通讯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新华社成为国家通讯社,组织规模和业务建设日新月异。到1988年,已在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和人民解放军部队以及香港建立了分社,在国外9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社和总分社, 拥有工作人员 7000人,正迅速向现代化的国际性通讯社方向迈进。1952年,为满足海外华侨了解新中国的需要,中国新闻界人士还创办了中国新闻社,它已成为在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和港澳舆论界有一定影响的通讯社。

  参考书目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太原,1981。

 李龙牧:《中国新闻事业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85。

 梁家禄、钟紫、赵玉明、韩松:《中国新闻业史》,广西人民出版社,南宁,1984。

为您推荐

中国近代科技报刊

中国近代科技报刊 : 中国在19世纪70年代至1919年以刊载科学技术论著和科学技术知识为主的报刊,分综合性和专业性两类。   综合性自然科学期刊 中国最早的综合性自然科学期刊,是1876年在上海创办的《格致..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笤诟叩妊I枇⒌牡? 1个新闻系。成立于1955年4月,同年9月开始招生。1958年8月,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它的前身是燕京大学新闻系)并入此系。"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

《中国新闻年鉴》

《中国新闻年鉴》 : 辑录和收载中国新闻事业重要文献资料的大型工具书。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辑出版。1982年在北京创刊。年刊。每期 100万字左右。期发行量约 3万册。该刊以"全面、系统、精确、及..

中国书籍史

中国书刊进出口贸易

中国书刊进出口贸易 : 书刊进出口是对外贸易的一部分,同时又具有国际文化交流性质。   历史情况 19世纪中叶, 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在中国沿海的一些通商口岸,开始出现专门经营书刊进出口业务的机构。..

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 : 中国新闻界和归侨界知名人士主办的, 为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外籍华人服务的非官方通讯社。简称"中新社"(CNS)。1952年9月14日在北京成立,同年10月 1日开始发稿。   中华人民共和..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 中国第 1个由国家建立的新闻研究机构。1978年成立于北京。主要任务是研究、探索新闻工作的规律,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体系。设新闻理论、新闻业史、新闻摄影、编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