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电子计算机中心 : 应用日益完备的电子计算机系统,控制报纸生产运行全过程的整体系统。
20世纪80年代,这一系统已经在美、日、联邦德国等国家开始形成,并在不断完善中。它是电子计算机系统技术向报纸渗透和报纸迎接新技术挑战的结果。由报纸采编和照排系统、通信系统、新闻资料存储检索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等构成。
计算机采编系统 由中央计算机、若干台显示终端、组版终端以及图片输入机等组成。用于收集、存储、选择、修改稿件和组成报纸版面,然后通过电子打样机输出逼真的大样供审阅,再用照排机输出报纸每一版面的底片。采编系统可以和通信线路相连接,也可以和新闻中心的大、中型计算机系统相连接。有的系统直接用新闻中心的大、中型计算机兼作采编,由文字组成的稿件靠显示终端的键盘输入,或通过通信线路作文字数据传送。显示终端由微处理机、键盘和显示器组成,输入的稿件可在屏幕上显示,并能作增删、修改、移动等处理。键盘上有一系列功能键,编辑修改比较方便。显示器的键盘输入有大小两种:大键盘一字一键;小键盘用编码方法输入汉字,一个汉字要由几个键组成。
电子计算机采编系统除了处理文字稿件外,还能处理新闻图片,以便两者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版面,进行编排、组版和输出。新闻图片可以通过通信线路进入系统,也可以使用图片输入机输入。输入机是一种扫描设备,可以将图片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存入计算机内。
计算机采编系统还可以进行稿件的存储,输入的稿件可以直接进入采编系统中央计算机的磁盘中,那里有一个稿件库,并有相应的软件,负责稿件的存储及管理。稿件也可以暂时存在显示器终端的软磁盘上。
电子组版机 是计算机采编系统中的重要设备,由16位(或32位)微处理机、键盘、硬磁盘、软磁盘和高分辨率显示器组成。有的配有针式打样机或激光打印机。为满足报纸排版多种字体和多种字号的需要,硬磁盘上存有不同字体和字号的字形点阵 (还可以采用软件变倍的办法,任意放大或缩小成其他字号的点阵,以缩小硬磁盘的存储量 )。利用组版终端组成版面的程序是:①以人机对话方式设计报纸版面。把版面输入组版终端,并在屏幕上显示版面划分情况,区分出标题区、文字区和图片区。②从中央计算机的稿件库中逐一调出这一版面出现的各篇文章,暂存在组版终端的磁盘上,再把它们分别灌入所确定的位置上,并显示出版样,以作必要的修改和调整。③进行图片的编辑处理。可以进行剪裁、放大或缩小,并可以把几个图片中所需要的那部分抽出来拼成一个图片,最后显示图片和文字所构成的完整版面。编辑满意后,则用电子打样机输出逼真的大样供审阅。电子组版终端取消了第2、3代电子照相排字系统的冲洗、烘干、条样、剪贴拼版和整版翻拍等作业,可大大节约材料和时间。
通信系统 可使报社电子计算机中心和远距离通信线路连接起来,进行文字和图像信息的发送和接收。这种通信也可以使用通信卫星。通信卫星的通信量大,传输质量高,使用方便,效率也高。20世纪80年代,使用卫星传送版面有两种方法:①脱机扫描图像信息方法。卫星传送的是一张报纸的图像信息,中国《人民日报》(海外版)和《中国日报》就是用这种办法向国外传送版面。②联机传送文字代码方法。卫星传送的是一张报纸上的全部文字代码以及指示每个文字的字体、字号和在版面上的位置等有关信息。
报纸资料缩微检索 报纸采编和照排系统的中央计算机一般是微型机或小型机,可以连接多台终端机,也可以是微型机的局部网。新闻资料的存储和检索系统则需要高档小型机或大、中型计算机系统,它的外存储器磁盘的容量要大,在几千兆字节以上。20世纪70年代建立起来的《纽约时报》信息库就是这类系统。这个系统的磁盘中联机存储的一般只是各种报纸资料的目录和内容提要,资料(包括图片)的文字则记录在缩微卡上,一张10×15厘米的缩微卡能记录上百页的文字信息。缩微卡是一种脱机存储方式,可以用人工照相的方法把一页一页信息记录下来,也可以采用计算机输出的缩微卡记录设备。它能象照排机一样,自动把文字和图像记录在缩微卡上。80年代以来光盘存储发展迅速,其记录密度比缩微卡更高,一片光盘可存储 600页信息。光盘存储是一种联机档案存储,信息的处理及存取比缩微卡方便得多。
办公室自动化系统 是报纸新闻编辑、版面制作、印刷以外的工作,如广告收集与设计,信息反馈,各种调查分析,数字统计,材料、器材和设备管理,财产资本管理,成本核算以及人事、档案等方面,全部应用计算机技术,形成系统网络。
报社电子计算机中心系统的实际应用,是报纸管理的深刻变革。中国将于21世纪逐步达到实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