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夷 : 优秀新闻记者、报告文学作者。祖籍福建清源,1923年生于新加坡。原名郑贻进,笔名洪右举。出身于华侨工人家庭。因经济困难,初中一年级便辍学。1937年春回国,在广州、上海、南京、武汉等地流浪。同年秋考入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毕业后到民族革命通讯社工作。1939年春到晋察冀抗日民主根据地,任边区政府机关报 《救国报》 记者,同年2月4日曾在重庆 《新华日报》 发表 《山西省敌后文化工作的动态》 一文。1940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月,改任 《晋察冀日报》 和新华社晋察冀分社记者,所写 《晋察冀边区春耕运动的几点经验》、《敌寇在二期治安强化运动中的经济掠夺及其特点》 等报道,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年12月20日 《晋察冀日报》 出版的以敌占区群众为主要读者对象的 《实话报》 创刊后,曾任该报第二任编辑。深入冀中平原和雁北山区等边区各地采访,写了数以百计的新闻报道和通讯作品。1942年5月所写中篇报告文学 《纪念连》,曾在 《晋冀察日报》 连载,并获边区鲁迅文艺奖金委员会授予的文学奖。所写 《边界上》、《无往地带》、《爆炸英雄李勇》、《马老太太——回民支队长的母亲》 等通讯报道,曾在边区军民中传诵一时,引起过强烈反响。1946年1月,国民党被迫发布停战令,军事调处执行部在北平成立。2月初被派赴北平参加 《解放》报的筹备工作,任 《解放》 报记者兼新华社北平分社特派记者,负责采访文教新闻,写了 《故都愁怨》、《正义的胜利》 等大量新闻报道,寄给新华总社和 《晋察冀日报》、《北方文化》 等报刊发表。同年5月底,《解放》 报和新华社北平分社被封后,被迫从北平撤回张家口,调任新华社总社特派记者。7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向我冀东解放区发动直接武装进攻的 “安平事件”爆发后,8月8日奉命由张家口去北平随军调部第25小组去河北安平镇现场采访,在所乘飞机途经大同时被当地国民党驻军劫持扣押,用刺刀杀害于大同郊外马莲庄附近,年仅23岁。同年12月底,晋察冀边区新闻文化出版界为他和田雨举行了追悼会,称赞他们是 “边区优秀的人民记者”。1986年8月15日,中共山西省大同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在大同党留乡为其举行了 “仓夷烈士纪念碑” 揭幕式。著作有 《幸福》,中篇小说 《纪念连》,部分通讯作品被辑为 《时代的浪花》 于1986年出版。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