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鲍威尔

    小鲍威尔 : 约翰·威廉·鲍威尔(Jhon Willian Powell)。上海英文周刊《密勒氏评论报》 主编约翰·本杰明·鲍威尔之子。生长于上海,毕业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抗战时期由美来华,曾在重庆美国新闻处工作。为进行对敌宣传,曾随轰炸机出动,在香港、广州上空散发传单。抗战胜利后,及时赶赴上海,于1945年10月在沪复刊被日军查封的英文周刊《密勒氏评论报》,继任主编。该报以报道评论中国和远东的政治经济时事为主要内容。他富有正义感,改变该报过去支持国民党政府的言论态度,约请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爱德华·罗勃 (EdwardRolrough)、詹姆斯·史梯华 (James Steware) 等人撰稿,同时自己也是该报的主要作者。1947年初曾亲访台湾,从3月27日起在该报连续发表《台湾岛的血浴》、《台湾需要好政府》 等目击记,抨击国民党台湾省主席陈仪的虚伪与残酷,说他是“一个旧时代强横的老军阀”。为上海中外记者中报道台湾人民举行反蒋起义、遭血腥镇压的 “二二八” 事变最详尽的第一人。他与中国的民主人士颇多来往,曾参加国际人权保障同盟的活动,并被推为重要负责人之一。在其主持下,该报大部分稿件为中国作者所写,因此对于中国真相的反映比较真实,如对阎锡山在山西的统治、马家在青海、宁夏的统治,均暴露得十分透彻。同时,对美国当时的远东政策也每有尖锐的批评。在朝鲜战争中,因报道揭露美国在朝鲜战场使用细菌武器真相,该报被美国政府禁止邮寄国内发行。因失去主要读者,将该报于1953年6月停刊。

为您推荐

贝特兰

贝特兰 : 詹姆斯·门罗·贝特兰(James Munro Bertram)。访问过延安的著名外国记者。1910年8月11日生于新西兰北岛奥克兰一个牧师家庭。在新西兰大学附属奥克兰学院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32年考入英..

艾尔索普

艾尔索普 : 约瑟·赖特·艾尔索普(Joseph Wright)。曾在中国活动的美国记者和专栏作家。193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入《纽约先驱论坛报》 任见习记者。1936年任该报驻华盛顿记者。1937年与同事金特纳(R..

《多种声音,一个世界》

《多种声音,一个世界》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交流委员会1980年2月提交的关于当代世界新闻与传播调查研究的总结报告,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办公室发表,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年出版中译本,由..

夏庇若

贾安娜

贾安娜 : 安娜·丽·贾可贝(Anna LeeJacoby)。在中国从事过新闻活动的美国女记者。1941年放弃美国电影剧作者的优厚薪金,作为救济总署的宣传员来到中国重庆。1944年再度来华,任美国 《时代》 周刊..

《传播研究方法总论》

《传播研究方法总论》 : 杨孝溁著,台湾三民书局1978年3月出版。这是一本关于传播学研究方法的概论性书籍,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编绪论,概述传播研究的发展及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编..

魏宁顿

魏宁顿 : 阿兰·魏宁顿(Alain Winnington)建国前后在中国新华社工作的英国专家。早年加入英国共产党,曾任英共中央机关报 《工人日报》 副主编。1948年受英共中央派遣来华,在河北平山县参加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