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

    宗白华 : 诗人、哲学家和报刊编辑撰稿人。浙江杭州人。原名之櫆,字伯华。1914年因病去青岛休养,曾到青岛德国高等学校中学部学德文。1915年转学到上海同济德文医学堂中学部继续学习德文。1916年升入大学预科,自修哲学与文学。1917年该校由中国政府接办,改为同济医工专门学校 (即同济大学前身)。1918年参加少年中国学会的筹备工作。1919年初,应上海 《时事新报》 之邀,主编该报副刊 《学灯》,开辟 《新文艺》 栏,编发了郭沫若的新诗 《抱和儿洛博多湾中》、《鹭鸶》 和 《死的诱惑》。7月1日,出席少年中国学会在北京召开的成立大会,被推为该会评议员,为该会会刊 《少年中国》月刊的主要撰稿人之一。同时,还在北京 《晨报》副刊发表 《康德唯心哲学大意》 等多篇文章。与同学魏嗣銮分别给 《少年中国》 月刊的编辑写信,文章曾引起同陈独秀的一场争论。1920年元旦,陈独秀在 《时事新报》 上发表 《告上海新文化运动的诸同志》,对其进行批评; 1月3日,该报又刊出宗、魏的 《答陈独秀先生》 一文进行反驳。同年1月,他将 《时事新报》 副刊 《学灯》 的 《新文艺》 栏改为 《新诗》 栏,1月出4次,全登郭沫若的新诗,使其以磅礴的气势进入中国新诗坛。同年5月辞去《学灯》 主编职,赴德国留学。1925年从柏林回国,长期在南京东南大学哲学系等处教美学。抗战时期,在重庆主编 《时事新报》 副刊 《星期学灯》。1943年3月1日,《学报季刊》 在重庆创刊,任编委。9月1日,《学术杂志》 双月刊在重庆创刊,任编委。抗战胜利后回南京。建国后,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52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60年任该系美学教研室主任。1986年12月20日逝世。著有 《流云》、《三叶集》、《美学散步》、《宗白华美学译文选》、《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关于美学研究的几点意见》 及译作 《黑格尔的美学和普遍人性》、《罗丹在谈话和信札中》、《判断力批判》(上卷)、《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宗白华美学文学译文选》 等。

为您推荐

樊凤林

樊凤林 : 四川成都报刊编辑、主笔。四川灌县 (今都江堰市)人。又名凤麟,笔名小铁椎。自幼家贫,得亲友资助就读于成都联合中学。后考入四川公立商业专门学校。1926年毕业后,回到灌县石羊小学任教。1..

郑逸梅

郑逸梅 : 著名文史掌故作家和报刊编辑撰稿人。江苏苏州人。1895年10月19日生。本性鞠,名愿宗,字际云。其父名震福,经营米业,其母郑瑞娥,主持家务。三岁时因邻居失慎,家室遭毁,从此依靠外祖父为生,..

罗章龙

罗章龙 : 著名早期工人报刊编辑。湖南浏阳人。1896年11月生。又名仲言、傲阶、傲珍、笔名真君、珍君、龙虎、文虎、虎、沧海、沧、海、宇云、景云、纵宇、张尊、柏格森、Leod。早年参加毛泽东等发..

王统照

袁诗荛

袁诗荛 : 大革命前后四川革命进步报刊编辑。四川盐亭人。1897年5月18日生。原名守琼,亦作首群。7岁发蒙读书。10岁时母亲病故后,跟随祖父袁辉山读书。1913年考入县城高等小学堂读书。1915年到遂宁..

李璜

李璜 : 中国青年党主席、青年党报刊主要编撰人。四川成都人。字幼椿或幼春,号学钝,党号八千。其父李春舫在成都开设庆协泰,贩卖洋广杂货。8岁进私塾读书。1908年进入成都洋务局的英法文官学堂学习..

钟汝为

钟汝为 : 四川成都报刊编辑、社长。四川内江人。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回川后担任内江师范学校校长。后到成都省立各中级学校任教员。1928年6月,《白日新闻》在成都创刊,任该报编辑。1929年6月1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