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枫 : 人民军队报刊的开拓者之一。河南镇平人。1907年9月9日生。原名修道,又名守道。出身于贫农家庭。1918年考入本县模范高等小学。1921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1922年就读于西北军官子弟学校。1925年转入北京育德中学,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10月在北京汇文中学转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汇文中学党支部书记。1927年春转入北京今是中学。1928年考上北平民国大学文学系,因经济困难未能入学,在天津等地作党的地下工作,并改名为彭雪枫。这一时期,他写了长篇散文《塞上琐记》,全文共分20节,连载于《国闻周报》第5卷第9、10、12至16期上。文章语言优美,笔锋犀利,爱憎分明,是他学生时代的代表作品。1930年4月由中央军委派赴鄂东南苏区红五军工作,历任红军连党代表,团、师、江西军区和红军大学政治委员。在长征途中担任中央军委第一局局长。在戎马倥偬中,他亲自办报,为红军报刊撰写军事评论和通讯,深受红军战士的欢迎。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八路军总参谋处处长兼太原办事处主任。1938年2月,奉命到河南确山竹沟镇领导豫皖苏边区抗日游击战争。同年9月2日,被任命为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9月29日,在竹沟举行东进誓师大会。即日创刊支队机关报《拂晓报》。为该报亲笔题写报名,并撰写《拂晓报——我们的良友》的发刊词,指出:“拂晓代表着朝气、希望、革命、勇敢、进取、迈进有为、胜利就来的意思。军人们在拂晓要出发,要进攻敌人了。同志们在拂晓要奋起,要闻鸡起舞了。拂晓催我们斗争,拂晓引来了光明。我们的报纸定名为《拂晓》,是包含着这些严重而又伟大的意义的。”1939年10月,担任豫皖苏边区党委书记。1941年1月,担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拂晓报》也改由第四师政治部主办。他一面指挥打仗,一面积极为报刊写稿。除为延安《八路军军政杂志》撰稿外,还为《拂晓报》写了《拂晓报的产生和壮大及其今后的方针》、《贺<拂晓报>五百号》等文,强调列宁的办报思想,主张“全党办报”,“全军办报”,“全根据地人民办报”,要求报纸改进文风,多写具体简明和浅而有力的小文章。在他的领导和支持下,《拂晓报》编排醒目新颖,文字生动有力,发行3000多份,成为人民军队报刊中的佼佼者,被誉为“人民喉舌”、“战斗武器”并闻名中外,曾被选送到莫斯科、巴黎和纽约等地展览。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地区指挥萧县战斗中壮烈牺牲。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