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季鸾 : 著名新闻记者和报刊评论家。祖籍陕西榆林,1888年3月20日生于山东邹平。名炽章,字季鸾,笔名小白、一苇、一记者、榆民、老兵等。13岁时因父殁随母返回原籍。早年曾先后就读于榆阳书院、礼泉烟霞草堂、三原宏道学堂,师从榆绥道陈兆璜、关学大儒刘古愚(光蕡)等,打下坚实国学基础。1905年10月赴日本留学,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旋由康心孚 (宝忠) 介绍谒见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1908年2月,《夏声》 在东京创刊,课余参与编撰,开始办报生涯。同年回国,创办 《陕北》杂志。1910年10月,应邀赴上海协助于右任办 《民立报》。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秘书。1913年与曹成甫由沪北上,创办北京 《民立报》,自任主编,为 “宋案” 仗义执言,以反袁罪被捕羁押三月。同年11月8日出狱后,转至上海办报,任 《大共和日报》 国际版主编。1915年,又创办 《民信日报》,自任总编辑。1916年袁死后重返北京,主持9月创刊的 《中华新报》 北京版笔政,兼任上海 《新闻报》驻北京记者,用 “一苇” 笔名为其撰写 “北京特约通信”。1918年9月,因发表反段祺瑞的消息,再次被捕入狱。1919年起,在上海任 《中华新报》 总编辑。1926年9月,与吴鼎昌、胡政之合组新记公司,接办天津 《大公报》,任总编辑兼副总经理,提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的办报方针。1931年“九一八” 事变后,成为蒋介石的积极支持者。1935年3月曾到四川重庆、内江、成都等地游历。1936年4月,增出 《大公报》 上海版,使该报重心南移。抗日战争爆发后,坚持团结抗战到底。1937年8月17日离开上海,于同年9月18日出版 《大公报》 汉口版。从1938年起,曾连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38年12月1日,将汉口版移至重庆出版,任该报总主笔。主持 《大公报》 笔政达15年之久,所写社评犀利明快、饱含感情,产生过广泛影响。1941年3月16日,亲笔起草 《中国新闻学会宣言》。5月,其主持下的 《大公报》 荣获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颁赠的当年 “外国最优报纸荣誉奖章”。同年9月6日病逝重庆。所写评论文章被辑为 《季鸾文存》。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