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 : 普遍意义上被广泛使用的“专题片”一词,指纪录片、政论片一类的电视品类,接近于新闻文体的通讯、报告文学。它要求对客观对象(人、物、事、观念) 进行真实反映。(有时,人们把相对固定在某时间段设置的某一类专门题材或主题的节目也称为电视专题片或专题节目)。“电视专题片”与 “电视专题节目”并称时,前者主要指独立成片,相对更加完整更加详尽的作品,后者侧重于置于固定时间段与其他节目联系更加紧密的栏目类节目,参见 “电视专题” 条。
纪录片,按照表现手法的差异,历史地形成了创意型与纪实型两类。创意型的片子,作者不回避有时还张扬其主观色彩,这表现为主题的明朗化,片子的主观框架清晰整饰,注重造型,加工、提炼较多,乃至用上带有虚构色彩的摆拍与艺术处理,整个片子电视语言工整,写意性强表现性强。纪实型的片子,作者尽量把自己的主观色彩弱化乃至消解,主题潜隐,需要受传者通过积极地介入,从片子里面去感悟和捕捉。这类片子注重对对象的客观记录,保留事物的原生状态,排斥加工的痕迹,尽量使用长镜头和同期声,通过再现客体来表现主体意识,对电视语言的工整性并不作刻意要求,写实风格浓郁。
实际上,创意与纪实是电视记录片中并存的两种表现手法,在每一个纪录片中,两种因素都存在,只是比重不同而已。创意型片子必须以真实反映为原则,纪实因素仍然要强; 纪实型片子不可能没有创意,有选择有组合就是创意。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怎样选用、搭配两种手法,主要视片子的题材和创作目的而定。需要主题鲜明,观念性强一些的,背景复杂一些的,抽象性概括性强一些的,主体的心理袒露深一些多一些的……创意可以适当多一些; 反之,尽可能多使用纪实手法,纪实手法最典型的就是用长镜头加同期声的方式保持拍摄对象形声一体化的表形结构。纪实手法拉近了事物与受者之间的距离,满足了人们观看专题片对真实感与现场感 (立体感与介入感) 的需要,发挥了电视的特长。
纪录片的形态经过“格里尔逊式” (因英国纪录片导演约翰·格里尔逊于1929年创立而得名,就是“画面加解说”的 “说教模式”)、“真实电影式” (以法国人让·鲁什为代表,主张通片不加一句解说,连记者的访谈都尽量避免,以消除编导的主观倾向的任何流露),发展到了今天广泛采用采访谈话、主持人介入、个人追述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以纪实为首选原则的成熟阶段。电视手法是不断发展的,纪录片的形态还将发生变化。长镜头同期声绝不是纪录片的全部,更不会是终极,它们在交待历史、社会背景,发掘问题的深度上,还是尺有所短的,对信息的系统整合性概括性弱,占用的时间相对较长,都有损于它的使用限度。使用这种手法,首先要注意精粹化,对题材对象要有必要的选择,信息量大冲突强烈的行为、语言更为适宜,要避免节奏拖沓和无意义纪实,陷入自然主义的泥淖,这也就要求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把纪实和再创作统一起来。
世界电视和人们收视心态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纪录片不断贴近时代和生活,反映广大受众关心的主题,以电视从业者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提高节目品位。
政论片的主观色彩十分鲜明,往往要求说理透彻、发人深省,具有相当的政治、文化品位。政论片的手法有更强的综合性,总体属于创意片,但也应增强形象性,增强纪实性,让说理和结论情节化,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说服力,增强可视性和感染力。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