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中日报 : 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各大战区司令长官政治部发行的报纸。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蒋介石发出手谕说: “军事委员会政训处应在苏州、石家庄分别出版东战线和北战线 《阵中日报》,供给前线将士阅读,藉以鼓舞士气。在内容方面,以报道战讯为主,多刊我胜敌败之消息。国际新闻方面,可尽量刊载有利于我之消息。社会新闻一律不刊。文字必须通俗易懂。一律免费发行,着运输部门运往抗日前线,并通令各总司令部予以协助,不得有误。”政训处长贺衷寒奉蒋手谕后,派张佛千为东战线《阵中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在江苏苏州创刊,但只出版了一个多月就因国民党军队溃败而夭亡; 派萧作霖为北战线 《阵中日报》 社长,因石家庄失守,改在河南郑州出版。北战线 《阵中日报》 于1937年10月创刊,社址在郑州法院后街。报名由蒋介石亲笔题写。经理程仲文,总编辑王佛崖; 同年11月程被免职后,调陆印泉任经理兼编副刊; 同年12月王被调离后,总编辑由陆印泉继任。编辑张漂凡、王玉峰、王绍祖、殷陆沉,记者陈树旬、张涤非。为4开4版报。初期下刊 “北战线”3字,不署地址,以示保密。不登地方新闻和广告。报头下方为“总裁训词”栏,每日选登蒋介石的言论。第1版为要闻,以抗日战讯为主,遇有重要战讯则将大字标题套红印刷,每日刊社论一篇,星期日为 “每周一论”(撰稿人有郭沫若、老舍、陈独秀等学者名流),下方辟有“地名辞典” 栏; 第2版为国内政治新闻和专栏文章(作者有胡秋原、彭芳草、方秋苇等),有时刊载战地通讯、将领访问记等; 第3版上半为国际新闻,下半为 “军人服务” 栏; 第4版为副刊 《军人魂》,每天有 “杂谈” 等短文,也刊小说、散文、日记、报告文学等(作者有臧克家、谢冰莹、王平陵及冯玉祥等)。每月经费4005元,每天印报1万份,除在市面上限售500份外,全部由陇海运输司令部运往前线,发给官兵阅读。1938年4月豫东吃紧,该报撤至信阳,每天只印几百份。旋又迁往西安出版,社址设于大麦市街。总编辑先后为陆印泉、王佛崖(1938年9月起),正副主笔段念慈、梁乙真,经理先后为程叔文、孙力夫,新闻版编辑王玉峰、王华农(后任首席编辑)、王绍祖、殷陆沉,副刊主编先后为孙力夫、王华农、王沙坪,记者张涤非等。1939年7月,该报改变建制,不再直隶军委会政治部(即原政训处),改隶第一战区长官部政治部,并由西安迁到洛阳出版,社址设于吴家街。社长兼总编辑陆印泉,编辑主任孙良田,副刊编辑王沙坪。日出4开一张。第1版为国内新闻及评论专栏,第2版上半为国际新闻,下半为副刊。发行量最低约1000份,最高2000多份。1944年4月,日军逼近洛阳,报社人员星散,未见再出。抗战期间,全国分为10个大战区,每个战区司令部都出版有自己的报纸,除第三战区司令部发行的报纸叫《前线日报》外,其余各战区司令部发行的报纸均以《阵中日报》为报名。如第四战区司令部(司令长官张发奎)在广西柳州出版的《阵中日报》;第五战区司令部在湖北襄樊出版的《阵中日报》,1939年3月创刊,由该战区“文工会”主办的《鄂北日报》改名而来,由该司令政治部副主任张元良领导,1944年秋改由该政治部副主任兼调查室主任冯树担任报社社长,在军统特务控制下对进步文化人进行迫害,1945年8月该司令长官部改名为绥靖区司令部迁往郑州,该报于1946年春迁到河南漯河改名为《群力报》;第七战区司令部(司令长官余汉谋)在广东韶关出版的《阵中日报》,总编辑钟晨辉,副总编辑许子由;第九战区司令部在湖南长沙出版的《阵中日报》,总编辑蔡鸿干等。在战争环境下,各报主要为消息闭塞的前线部队及当地民众较快地提供全国各战场的消息,供他们了解世界大事。抗战胜利后,各报大都先后停刊或易名由地方出版。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