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

    新青年 : 倡导新文化运动的著名刊物。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为月刊。由陈独秀创办并主编,同时也是主要撰稿人。上海群益书社印行。每月1期,每6期为1卷。第1卷名《青年杂志》。1916年3月起,因护国战争爆发停刊半年。同年9月1日自第2卷1号起改名为《新青年》,并改变“批评时政非其旨也”的方针。1917年1月,陈独秀应蔡元培之邀就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该刊随之迁往北京,并改组为同人刊物。同年8月出满3卷后,因故休刊4个月。1918年1月复刊出版第4卷1号,组成新的编辑部,并形成战斗集体。其成员包括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高一涵、钱玄同、沈尹默、刘半农、鲁迅、周作人、陶孟和、王抚之等人。主要撰稿人还有易白沙、吴虞、李亦民、高语罕、张崧年、俞平伯、康白情、李震瀛等。1919年1月,该刊自6卷1号起成立编辑委员会,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等6人轮流编辑各期。同年5月,因五四运动爆发,又休刊5个月。同年10月,该刊经过整顿后迁返上海,由陈独秀复任主编。1920年5月,出满7卷后再次休刊3个月。同年9月1日,该刊自8卷1号起改组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由革命民主主义报刊转变为无产阶级报刊,由新青年社出版。同年底至次年初,胡适曾说服陈独秀将该刊迁回北京,并“声明不谈政治”,结果未被采纳。1921年2、3月,再次休刊两月。在1920年12月至1921年9月陈独秀去广州期间,该刊由陈望道主编,苏新甫负责发行部事宜。1921年5月,该刊自9卷1号起迁广州出版; 同年9月出至9卷5号后休刊9个月,1922年7月1日出版第9卷6号后停刊,共出54期。《新青年》 月刊初创时,即通过陈独秀的 《敬告青年》、《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复辟与尊孔》 和易白沙的 《孔子平议》 等文,高举 “民主”、“科学” 两面大旗,向封建主义的旧制度、旧道德、旧礼教和迷信活动展开猛烈进攻,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1917年1、2月,又先后发表胡适的 《文学改良刍议》 和陈独秀的 《文学革命论》 等文,正式张起 “文学革命” 的大旗,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8年,又进一步掀起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运动,刊登鲁迅的白话文小说 《狂人日记》,使整个刊物都改用白话文体,并使用新式标点符号。俄国十月革命后,集中发表李大钊的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和蔡元培的 《劳工神圣》 等文,开始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爆发时,李大钊又将他轮执主编的6卷5号编为 “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发表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的重要论文,对促进民族觉醒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该刊从创刊起,即设“通信”栏,发表社外不同意见; 从2卷1号起又辟 “读者论坛”,以开展百家争鸣; 从4卷4号起,又首创 “随感录” 栏,共发表对于社会和时事的短评133篇。此外,还设过世界说苑、社会问题、社会调查、白话诗、俄罗斯研究、什么话等专栏。

为您推荐

学生杂志

学生杂志 : 中等学校学生辅助读物。1914年7月20日在上海创刊。为月刊。由商务印书馆编印。朱天民、杨贤江、陈功甫等先后任主编。设有论说、学艺、修养、传记、记载、文苑、小说等栏目。介绍各种学..

甲寅日刊

甲寅日刊 : 民国初年政论性报刊。1917年1月28日在北京创刊。由章士钊创办并自任主编,经理陆鸿逵,李大钊应约担任编辑。4月下半月章因事赴湖南,曾由邵飘萍任“报董”代理馆务半年。李大钊、邵飘萍和..

新申报

新申报 : 民国前期民营报纸。1916年11月26日在上海创刊。馆址设于山东路望平街。由前《申报》主人席子佩(裕福)创办。孙东吴任主笔,王钝根为副刊《自由新语》编辑。朱大可、江红蕉、况夔笙等参与编..

中华杂志

光华学报

光华学报 : 民国初年湖北私立大学学报。1915年5月1日在武汉创刊。初为不定期刊,1917年改为双月刊。由1912年建立的私立武昌中华大学校长陈时(叔澄)创办。其宗旨为“研究学术,导扬国光”。刊物命名..

留美学生季报

留美学生季报 : 中国留美学生总会主办的刊物。1914年3月创刊。为季刊。在美国编辑,在上海印行。其前身为1911年7月创刊的 《留美学生年报》。改季报后,1917年以前由中华书局代印,此后由商务印书馆..

正谊

正谊 : 民国初年政论刊物。1914年1月15日在上海创刊。为大型月刊。由谷钟秀主编。撰稿人还有张东荪、杨永泰、陈沂、丁世峄、蓝公武、沈钧儒等。16开本,每期200余页。该刊“以促进政治之改良,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