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要素 : 新闻写作学术语。指要写成一篇名副其实的“专访”,除新闻价值要素外,还有由新闻价值在特定环境下所体现出的和派生出的诸具体要素。必须具有下列要素,才能构成“专访”的特殊素质,才能体现与突出“专访”的“专”字特色来:
(一) 特定的题材:指题材不仅具有新闻价值,为广大受众所关心,而且,只有写成“专访”这种特定体裁才为最佳选择者。题材本身即具有吸引力、可读性、可展开、能“出”特色者;(二)特定的时机:“专访”是一种讲究时机的文体,特定而恰当的时机,才能显示其特有的风采与效应;(三)特定的对象:“专访”对象的选择,也是重要关键。“专访”的对象,必须是对该问题、该方面有研究或较熟者,而且,是有独到之见或最新发现者,同时,这一人物最好是受众信赖或至少是关切或可以接受的人物;(四)特定的采访旨意、题目、角度、特定而恰当的“新闻由头”。这要求“专访”记者,不仅对某一方面的情况及报道情况比较熟悉甚至有所研究,凡其他体裁已解决或能解决的问题,不再在“专访”中提出和解决。要从一般报道及已知情况中,发现新的角度、新的深度与新的问题,而这一角度与问题又以“专访”渠道解决为最佳选择,经过初步设想,初步产生一种较新的采访设想及角度,然后,到采访现场中去检验、检查、订正、实现、丰富。既不能心中无数,又不能只有极笼统与一般的空泛意识便随便定为“专访”; (五)特定的环境: “专访”的环境,最好能有利于衬托、突出被采访人的形象、个性、特点,或与采访问题氛围协调,或能增强“专访”的气氛,或有利于使受众参与,调动受众情感与心理效应,总之,环境与氛围最好于表现主题有利;(六)特定的切入口,特定的交谈契机与特定的提问角度、提问方式,特定的对话气氛;(七)最关键的是要采访到被采访对象的灵魂、意境、追求、富有个性的独到的见解与言语。如能在把握对象外形特征的基础上,成功地把握与处理好这一独特的所获,乃上乘“专访”成功之要诀;(八)独到的体味与精神交流。特别是在“人物专访”中,采访记者如能对采访对象,有独到的感知与理解,并有“心的交流”,并能升发到理性高度从而产生对某一问题认识的飞跃,此亦上乘“专访”之必备。(九)特定的构思与较成熟而清新的文笔。“专访”是一种具有吸引力、可读性甚至文学性、欣赏性的文体,因此,讲究构思及文势、文笔。(十)记者全面素质较好、具有正确的采访态度、采访作风与采访心理,具有较多的采访经验与较好修养。如记者素质不佳,很难与被采访者进行正常的或成功的对话。即使勉强采访或勉强为文,也并非名副其实之“专访”(参看张惠仁著《新闻写作学》第二十一章《专访》,见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至1994一、二、三、四版)。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