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制成材料

    档案制成材料 : 档案载体所使用的材料和记录档案内容(文字、符号、音像等)所使用的材料。研究档案制成材料,考察各种材料的耐久性,是保护档案的前提。
  档案载体材料种类很多,如古代的泥板、纸草、龟甲、兽骨、青铜、石头、缣帛、竹、木、棕榈叶、桦树皮等等,这些载体大都比较耐久,故能保存至今。造纸术发明后,纸张很快就成为最广泛使用的载体材料。中国现存古代纸质档案均为手工纸,有些已存千年以上,如西晋文学家陆机写的《平复帖》,纸质为麻,字迹为墨,至今状况尚好(见彩图)。近现代的档案载体几乎全为机制纸,其耐久性比手工纸普遍降低。


  决定纸张耐久性的因素包括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质量、植物纤维的化学性质、制浆与造纸工艺过程三方面。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解于水和其他有机溶剂,这是有利于耐久的一面;纤维素具有水解和氧化的性质 ,在光照 、高温、高湿、酸、碱等因素的影响下,纤维素会发生水解或氧化,成为水解纤维素或氧化纤维素,水解彻底时就成为葡萄糖,这是不利于耐久的一面。纸张的成分中还有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半纤维素聚合度小,稳定性差,易水解,这种成分多了会影响纸张寿命;木质素易氧化,氧化后纸张变黄发脆,故不利耐久。手工纸因其原料质量好,不少是采用纤维长宽比大、纤维素含量高的韧皮纤维,其加工过程和缓、细致,纤维素损伤少,其他成分处理较彻底,故较耐久。机制纸原料的质量往往不如手工纸。中国档案用纸原料以禾本科植物纤维为主,其纤维长宽比小,纤维素含量低,木质素含量高,加工时需高温高压,对纤维素有所损伤,加上使用松香、明矾上胶,使纸张带酸性,故耐久性较差。
  近代以来出现描图纸、金属丝、玻璃和用硝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聚酯等高分子材料加工成的片基、带基等载体材料。其中硝酸纤维素化学性质很不稳定,易分解,易燃烧;醋酸纤维素和聚酯的化学性质较稳定,耐久性较强。
  档案记录材料也有很多种,中国古代主要用墨书写,近现代纸质档案除墨外,多数以墨水(包括蓝、黑墨水和染料墨水)、复写纸的色层、印刷用的油墨、圆珠笔的油墨、铅笔的笔芯、印台油、印泥等记录材料形成。决定字迹耐久性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字迹中色素成分,即色素在各种有害因素中的稳定性,比如碳素稳定性最好因而最耐久,颜料次之,有机染料耐久性较差;二是字迹材料转移固定在纸上的方式,主要有结膜、吸收、粘附等,结膜者最耐久,吸收者次之,粘附者较差。墨的主要成分有碳黑、动物胶和防腐剂,其转移固定方式是结膜与吸收,故千年字迹仍十分清晰。近现代档案用墨书写的字迹逐渐减少,几乎完全为不甚耐久的材料所代替,三、四十年前形成的档案字迹褪变已十分严重。构成声像的记录材料主要是乳剂层或磁层,声像的质量与耐久性与片基、带基材料以及冲洗、录制过程有密切关系。一般说声像的耐久性都较差,因此对照片、影片、录音、录像及机读档案的保护条件要求高于纸质档案。

为您推荐

文献流通自动化系统

文献流通自动化系统 : 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图书馆文献借还业务数据的系统,又称计算机化文献流通系统。   简史  20世纪30年代后期,在美国出现了机械穿孔卡片系统(见穿孔卡片),它用穿孔来表示还书日期、借阅证..

《档案学概论》

《档案学概论》 : 中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有3种:①主编吴宝康,副主编和宝荣、丁永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1月出版。全书共分4编16章 ,吴宝康作序言。第一编(1~4章)档案,论述档案起源、沿革、定义、属..

倒排档

倒排档 : 计算机中存储的辅关键词索引。所谓辅关键词是指能在多个情报中同时出现的关键词,诸如情报中的主题词、作者、分类号等,它们与情报没有一一对应关系;而与情报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关键词则称之为主关键..

文献排架

文献寄存制度

文献寄存制度 : 图书馆在对馆藏文献进行复选时,按照有关规定,把未被利用或利用率低但仍具有潜在价值的文献从馆藏中挑选出来,送交给指定承担这些文献保存任务的图书馆统一收藏的制度。一般通过图书馆馆际协..

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 : 情报检索的一种类型。将文献按一定的方式存储起来,然后根据需要从中查出有关课题(主题)的文献的过程。它包括文献的整序和查寻两个方面。整序是对文献进行加工,按学科分类、主题词字顺或其他方式..

文献讲座

文献讲座 : 图书馆宣传文献的方式之一。图书馆邀请有关专家,就某一作者、某一著作、某一专题文献或某一类型文献对读者进行讲解和宣传,目的是以生动的口头宣传方式,在短时期内向读者普及文献和文献利用知识,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