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房 : 清朝末年各省会传送京报兼抄送、抄卖奏章的机构叫京报房,以北京、天津为最多。报房出版的报纸通称为京报,有时也被称为邸报、邸钞、除目或朝报。报房大约创始于明朝中叶,最初,京报房从事“公文”和“邸报”的誊抄,并转送各地,以赚“脚力钱”。初创时限于官吏包办,其后才有人出资在大省会仿照营业,成为民办报房。这种行业在康梁变法时期极盛,公文批札,均靠它传递。康梁变法时,新党改革之议,旧派攻击之文,动辄万言,都由京报房广为抄传,而一般留心时事的知识分子每在晨光熹微的时候,拥挤在京报房的“抄手”座前,争相购取奏议、上谕以及各种消息,互为传诵。京报房的组织,除了经理人之外,还有善于抄写的“抄手”和专事传递的“脚夫”,而他们因为在各商埠均有连号(分支机构),所以还兼办转送民信和汇兑银钱的事务。辛亥革命以后,政治革新,各机关政令的公布和传递都借助印刷和邮电的便利,使“京报房”无事可做而名存实亡。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