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维廉
叶维廉:(1937— ) 台湾诗人、文艺理论家。男。生于广东中山县。台大外文系毕业,台湾师大英语研究所硕士、普林斯顿大学比较文学哲学博士。曾任教加州大学,教授比较诗学、英美现代诗、中国诗等课程。1970 年任台湾大学外文系客座教授,并协助建立比较文学博士班。叶维廉的童年是在炮火和饥饿中度过的,1948 年离家去香港。他认为香港是中国人奴役中国人、中国人欺骗中国人的地方。在香港时,曾选抄过“五四”及三四十年代的诗及理论四五本,后来由于流转而夫散。但是这些与以后的学习使他从闻一多、卞之琳、艾青、冯至等人的作品中吸取了营养,并且打下了较好的古典文学基础。叶维廉到台大读书后就开始诗歌创作,到师大英文研究所学习时才进入诗歌创作的旺盛期。这时他和商禽、纪弦、洛夫、痖弦等交上朋友,互相促进,诗作甚丰,多刊于《创世纪》、《现代文学》、《新思潮》,同时翻译了艾略特等人的诗歌。叶维廉的诗是台湾现代派诗人中最难懂的,其中舍去了对事物来龙去脉的描绘与交待,使读者很难探知和把握诗人的思路历程,很难确定诗人在作品中想表达的意思。他在《自选集》中说:“我觉得自己的诗是略为离开日常生活的观看方法,而是出神状态下写成的。”他又说:“当痖弦第一次见到我的时候,他第一句话说,我们一定要把叙述性剔除 ”这就造成了他早期诗歌作品的晦涩难懂,例如《赋格》与《愁渡》两诗。之后,在读者的呼声与批评家的忠告下,自《醒之边缘》有意识地改变诗风,诗的意象变得较为单纯明朗,抒情素质也有所加强。主要著作有诗集《赋格》(1963)、《愁渡》(1969)、《醒之边缘》(1971)、《野花的故事》(1975)、《叶维廉自选集》(1975)、《花开的声音》(1977)、《松鸟的传说》(1981)、《惊驰》(1982),散文集《万里风烟》(1980)以及文艺理论《现象·经验·表现》(1969)、《中国现代小说的风貌》(1970)、《秩序的生长》(1971)、《饮之太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