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
余光中:(1928— ) 台湾诗人、散文家。男。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少时曾随父母回永春及母亲家乡江苏武进,并在杭州等地游览,故自称“江南人”。抗战时曾随母亲流亡于苏皖一带的沦陷区,1938 年逃亡至上海,半年后绕道香港、安南、昆明、贵阳等地,抵达重庆与父亲团聚。 1940 年就读于迁址四川的南京青年会中学。抗战胜利后随校迁回南京。1947年高中毕业,同时考取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后就读于金陵大学外文系。1948年 1 月转入厦门大学外文系,同年 7 月随家迁往香港,失学 1 年,1949 年 5 月抵达台湾,9 月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三年级。1951 年大学毕业,并以第一名考入台湾联勤陆海军编译人员训练班。1952 年人台湾国防部联络官室,任少尉编译官。1956 年退役,任教于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1958 年 10 月赴美国爱荷华大学研修,次年获该校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讲师。60 年代曾两度受美国教育部之邀赴美讲学。1972 年任台湾大学西语系主任。1974 年移居香港,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次年又兼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主任。1985 年返台定居,任高雄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余光中在厦门大学读书时,曾在《星光》、《江声》等报刊发表新诗和短评 1O 余篇。到台湾大学读书后,开始认真写诗和散文,作品曾发表在《新生报》、《中央日报》副刊。1953 年与覃子豪、钟鼎文、邓禹平、夏青等人共创“蓝星诗社”。1956 年主编《蓝星周刊》,此后又主编《现代文学》、《文星》和《中外画刊》文艺版。1961 年曾与诗人洛夫进行论战,引人瞩目。1977年参与乡上文学论战,发表《狼来了》一文,指责乡土文学是大陆的“工农兵文艺”,再度在台湾引起强烈反响。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文”,同时还从事文学评论写作,梁实秋曾称他“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他的诗歌创作大致有 4 个明显的阶段:一、1950 年至 1957 年的诗作较多受到新月派格律诗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启发,如《舟子的悲歌》、《算命瞎子》;二、1958 年至 1960 年受西方现代派文学影响,成为现代派诗歌的大将,如《蓝色的羽毛》、《天国的夜市》;三。1961 年至 1964 年回归中国古典诗歌传统,追求“纯东方”、“纯中国的存在”,如《天狼星》、《莲的联想》;四、1964 年以来追求平易通俗和博大精深,如《白王苦瓜》、《乡愁》。余光中的散文也历来为人们称道,对推动台湾散文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文学评论,他的作品都表现出作者很高的学养和高超的驾驭文字的能力。他在台湾现代文学史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已出版的作品主要有诗集《舟子的悲歌》(1952)、《蓝色的羽毛》(1954)、《钟乳石》(196O)、《万圣节》(1960)、《莲的联想》(1964)、《五陵少年》(1967)、《天国的夜市》(1969)、《敲打乐》(1969)、《在冷战的年代》(1969)、《白玉苦瓜)(1974)、《天狼星》(1976)、《余光中诗选》等,散文集《左手的缪思》(1963)、《逍遥游》(1965)、《望乡的牧神》(1968)、《焚鹤人》(1972)、《听听那冷雨》(1974)、《余光中散文选》(1975)、《青青边愁》(1977)、《隔水呼渡》(1909)等。另有评论、译著数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