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肇政:(1925— ) 台湾小说家、翻译家。笔名九龙、路加、路家、赵震、钟正。男。祖籍广东,生于台湾桃园。父钟会可,客家人,曾于农村执教多年;母吴氏,福建籍,钟氏诞生于桃园县龙潭乡九座寮。1929 年随家迁往台北市。4 岁时即入学,1943 年 3 月于淡水中学毕业,当年 9 月任大溪宫前国民学校助教逾半年,入彰化青年师范学校就读,毕业后被日本殖民当局征为学徒兵驻屯大甲,1 个月后被任命为青年学校教官,于彰化县沙山青年学校任教。日本投降后复员返乡。1946 年任尤潭国民小学教师,开始学习汉文。1948 年 10 月就读台湾大学中文系,一学期后因耳聋辍学,回龙潭国民小学,直至 1978 年退休,其间发奋自学,苦读中文。1950 年元月,与同乡张氏结婚。1974 至 1977 年,任教于东吴大学东语系。1976 年后接吴浊流主编《台湾文艺》杂志,并担任吴浊流文学奖主任委员。1978 年任《民众日报》副刊室主任兼“民众”副刊主编。1951 年在《自由谈》杂志 4 月号上发表中文处女作——短篇小说《婚后》。10 年后,其第一部长篇小说《鲁冰花》在《联合报》副刊上连载,被视为台湾光复后乡土文学中第一部反映台湾当代现实生活的作品。它不仅标志着钟氏的创作已进入成熟阶段,同时也确立了钟氏在台湾乡土文学发展史上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长篇系列小说《浊流三部曲》系其力作,内容带有自传性质,通过主人公陈志龙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写出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民族意识觉醒的心路历程,对台湾光复前后风云变幻的社会生活进行了成功的艺术概括。小说分为《浊流(》1961年连载于《中央日报》)、《江山万里》(1962 年发表于《中央日报》副刊)、《流云》(1964 年发表于《文坛月刊》)三部分。同为长篇系列小说的《台湾人三部曲》是其又一部力作。分为《沉沦》(1968 年发表于《台湾日报》副刊)、《沧溟行》(1975 年发表于《中央日报》副刊)、《插天山之歌》(1974 年发表于《中央日报》副刊)三部分。它以台湾省北部九座寮陆家世代进行抗日的情节为主线,上挂台湾开发史,下开民众抗日篇,再现了半个多世纪来台湾同胞反抗日寇侵略的历史画面。作品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是一部史诗性的宏篇巨制。钟氏创作成绩斐然,多次获奖,计有台北市西区扶轮社扶轮文学奖(1960)、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小说创作奖(1966)、台湾教育部文艺奖小说创作奖(1967)、嘉新新闻奖小说创作奖(1968)等。其作品有长篇小说《浊流》(1962)、《鲁冰花》(1962)、《大坝》(1964)、《流云》(1965)、《大圳》(1966)、《沉沦》(1967)、《江山万里》(1969)、《长马坡风云》(1973)、《绿色大地》(1974)、《青春行》
(1974)、《插天山之歌》(1975)、《八角塔下》(1975)、《望春风》
(1977)、《马利科湾英雄传》(1979),中短篇小说集《残照》(1963)、《灵潭恨》(1974)、《大龙峒的呜咽》(1974)、《钟肇政自选集》(1979),长篇传记小说《姜绍祖传》(1977),短篇小说集《轮回》(1967)、《大肚山风云》(1967)、《中元的构图》(1968)、《钟肇政杰作选》(1979);译有长篇小说《砂丘之女》(1967)、《金阁寺》(1969)、《冰壁》(1974)、《燃烧的地图》(1978)、《箱子里的男人》(1979),短篇小说集《战后日本短篇小说选》;理论《写作与鉴赏》(1958)、《日本人与犹太人》(1972)、《幽默心理学》(1972)、《太阳与铁》、《爱的思想史》(1975)、《日本人的衰亡》(1978)、《朝鲜的抗日文学》(1979),传记《歌德自传》 (1975)、《史怀哲传》(1976);还兼有理论与介绍《世界文坛新作家》
(1969)、《西洋文学欣赏》(1975)、《名著的故事》(1979)等。钟氏在长期的小说笔耕中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其作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是台湾乡土文学的杰作,同时又汇入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长河,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家在创作中将滴水与大海自觉地融合,使其作成为上品;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钟氏创作的另一特色,其作无不以台湾人民的社会生活为内容,真实地表现他们的痛苦、追求和愿望。小说语言朴实、自然,表现出十足的民族气派与乡土风味己以普通话为主,配以经过文学加工的方言,浅显通晓,富有生活气息。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