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横
连横:(1878—1936)台湾诗人。原名允斌,谱名重送,字武公,又字天纵,号雅堂、剑花、慕陶。男。台湾台南县人,祖籍福建龙溪。出身明朝遗民家族,从小受到强烈的民族思想教育。13 岁时父亲连永昌教他读《续修台湾府志》,说:“汝为台湾人,不可不知台湾历史。”1897 年曾入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1899 年后进入新闻界,先后在《台澎日报》、《台南新报》、《台湾新闻》和大陆的《新吉林报》、《边声报》工作。其间曾于 1905 年在厦门创办《福建日日新闻》,与林竹痴等同盟会会员交往,以报纸鼓吹革命。辛亥革命后入北京清史馆任名誉协修,积累了大量台湾史料。1913 年返台后,抱着保存中华历史、文化和语言的目的,先后撰成《台湾通史》、《台湾诗乘》、《台湾语典》等一批台湾历史、文学、语言的巨作。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命其子连震东为国效命。1933 年返国定居上海,以遂终老祖国之志。1936 年 6 月 28 日因肝病逝世沪上。连雅堂是日据时期汉诗坛的领袖人物,1897 年与陈瘦云、李少青等创建浪吟诗社,1906 年与赵云石、谢籁轩创建南社,1909 年加入栎社。1924 年 2 月 15 日创办《台湾诗荟》,1930年创办《三六九小报》。他曾于 1923 年应聘为台湾文化协会讲师,在台北的讲习会和台中雾峰的文协夏季学校中讲授《台湾通史》。但他对新文学运动全面冲击旧文学,否定文言文的主张执反对态度。1924 年 11 月 2 日,他在《台湾诗荟》上撰文带头攻击新文学运动,由此触发了新旧文学大论战。后期他对旧文学的弊病也有所认识,批评过“击钵吟”和汉诗坛中的堕落情形。在关于台湾语文的论战中,他曾发表《台语整理的责任》和《台语整理的头绪》,主张台湾话文运动。诗文作品散见于《台南新报》、《台湾诗荟》、《三六九小报》等报刊。光复后由后人编辑出版的有《剑花室诗集》(1954)、《雅堂文集》(1964)、《雅堂先生余集》(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