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非烈:(1922—1958)台湾剧作家、小说家。本名刘熹,字非烈。艺名刘星。笔名应喜郎。男。生于广东中山市。6 岁时随父赴香港,入学念书。 1937 年初中毕业后入英文学校就读。抗战开始后,参加香港海外青年救亡运动,经常演出话剧。香港沦陷后,潜返粤北参加战地工作,后因疟疾缠身,回香港就医。1944 年人香港音乐学校学习声乐,同时不断参加话剧演出。一年后因父经商失败而辍学。1946 年起,先后任国民党军队政工队中尉、上尉组长,从事文艺宣传及舞台工作。1948 年去台湾,历任中广公司特约编剧、中华文艺函授学校写作指导等职。其间曾入中国文艺协会小说研究班研习,半年后结业。1958 年 2 月不幸罹患骨癌,不久即逝世于台湾。其人生道路只有 36 个春秋,且充满坎坷与悲哀。特别是后半生,贫穷一直纠缠、困扰不放,直至寿终。最后的住院医疗费还是文友们四处筹措的,其感情生活也很不幸,以至终身未娶。写作生涯始自 1950 年,以广播剧创作最为丰硕,为开垦台湾广播剧坛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将美香合一,具有艺术价值而能给予社会良好影响,他的创作热诚和时代责任感自然契合”(《刘非烈选集·序》)。第一部广播剧为《梨园恨海》,对剧中人的心态的描写颇有深度,对话也生动脱俗,早期剧本多为悲剧,1953 年开始喜剧的创作,首作为《上下之间》,写的是太太与下女间的关系,“讽刺得体,令人发噱之余,体会出人的尊严”(邱楠《刘非烈与广播剧》)。《千里姻缘》是他喜剧创作的高峰。《老人与海》是其完成于病榻之上的最后一部剧本。刘非烈在成为剧作家之前就已是一位优秀的小说作家。赵友培在《刘非烈的小说》中说: 他所写的中短篇小说具有多种特色。 他把自己在小说写作方面的某些修养适当地移用于编剧,又把自己在戏剧方面的某些素养,适当地移用于小说, 他的观察力、想象力,组织本来零星分散的意象赋予完整形式的能力,都很卓越,意匠经营,处处可见苦心。”其主要作品有广播剧《梨园恨海》(1951)、《永恒的爱》(1951)、《水上人》(1951)、《活着就是有希望》(1951)、《黑世纪》(1951)、《协力同心》(1951)、《女房客》(1951)、《茶孃》(1951)、《红色工人歌》(1952)、《装腔作势》(1952)、《玩火者》(1952)、《悬崖》(1952)、《醉乡游子》(1952)、《被出卖的骨肉》(1952)、《悭吝人》(1952)、《人言可畏》(1952)、《上下之间》(1953)、《幻梦的破灭》(1953)、《三人行》(1953)、《曲终梦回》
(1953)、《同是天涯沦落人》(1953)、《徒劳往返》(1953)、《孤星血泪》(1953)、《碧萝情歌》(1954)、《重温鸳梦》(1954)、《千里姻缘》(1954)、《爱与仇》(1954)、《农村小夜曲》(1954)、《单身宿舍》(1954)、《小镇风情》(1954)、《铁幕师表》(1954)、《雨过天晴》(1954)、《歌衫情泪》(1954)、《完成了永恒》(1955)、《葡萄园的梦》(1955)、《延年益寿》(1955)、《错爱》(1955)、《江水悠悠》(1955)、《天网恢恢》(1955)、《生死边缘》(1955)、《电话良缘》(1956)、《财迷心窍》(1956)、《赤地吼声》(1956)、《炬火孤凤》(1956)、《平安是福》(1956)、《添丁大吉》(1956)、《皆大欢喜》(1956)、《人性的枷锁》(1956)、《绿园春晓》(1956)、《爱情的宝石》(1956)、《急来抱佛脚》(1956)、《悲剧里的喜剧》(1957)、《百炼成钢》(1957)、《沈珠记》(1957)、《爱情爱情》(1957)、《大 丈夫与爱情》(1957)、《错缘》(1957)、《归宿》(1957)、《老人与海》(1958),短篇小说集《喇叭手》、《刘非烈选集》以及广播剧与短篇小说合集《刘非烈自选集》等。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