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赫若
昌赫若:(1914—1951)台湾小说家。本名昌石堆。男。台湾台中县人。 1934 年毕业于台中师范。后赴东京攻读文学兼修声乐,并在“日剧”和“东宝”剧团当过演员。返台后任公学校教师、《声乐家》和《兴南新闻》编辑,并参加厚生演剧研究会。1941 年与张文环、黄得时、王井泉等共组启文社,创办《台湾文学》杂志。台湾光复后,参加台湾省艺术建设协会和出版协会,为此期新创的《新新》杂志和《台湾文化》的重要撰稿人之一,并投入争取民主和统一祖国的政治活动。1950 年曾秘密返回大陆,同年 11 月在台湾失踪,次年以所谓“鹿窟武装基地事件”死于台北县石旋附近的鹿窟。吕赫若深受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影响。在 1936 年发表的《关于诗的感想》和《旧又新的事物》等文中指出,“艺术的超社会性,超 性的主张,已经被历史打破了”,“没有个人的精神共鸣,就无法产生艺术”,但这种共鸣应是“与一定社会阶级之必要相结合的生活感情”,因而必须反对“无用的,无法感动他人的,个人主义的产物”,他强调认识现实与艺术表现的统一性,既反对“艺术至上”论,又反对“一味进行所谓意识形态批评”的“机械论”。他从 1934 年起开始小说创作,处女作《山川草木》发表于该年 11 月 15 日出版的《台湾文艺》创刊号上。1935 年 1 月在东京《文学评论》第二卷第一号上发表《牛车》,一举成名。1942 年 4 月在《台湾文学》第二卷第二号发表的短篇小说《财于寿》获次年《台湾文学》颁发的第一回台湾文学赏。1944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清秋》(收有《邻居》、《朽榴》、《合家平安》、《庙庭》、《月夜》、《清秋》、《财子寿》等 7 篇)。散见于报刊的短篇小说有《岚の物语》(1935)、《行未の记》(1936)、《逃走的男人 V1937)、《风水》(1942)、《玉兰花》(1943)、《风头水尾》(1945)和《女人的命运》、《暴风雨的故事》,长篇小说《台湾之女性》(1940 年 5 月 1 日 00000000 起在《台湾艺术》上连载),评论《文艺时评》(1936)、《关于诗的感想》(1936)、《两种空气》(1936)、《旧又新的事物》(1936)、《新しき洿ん》(1944),新诗《谨呈陈逊仁君灵前》(1941)等。光复初还在《新新》等杂志上发表过《月光光——光复以前》、《冬夜》等 4 篇中文短篇小说。吕赫若的小说多以家庭的兴衰、家族成员的矛盾来反映殖民制度对台胞的压榨,封建迷信对人性的战害,剥削者的腐朽、妇女的不幸和青年的苦闷仿惶。其小说“技巧卓拔,充分吸收了现代西方作家的表现技巧,因此意象鲜明,人物的刻划真实而实际,不流于类型化,在日据时代作家中是文学成就最高的一位”(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