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竹予:(1925— ) 台湾散文家。原名彭长根,现名彭徐。笔名彭竹予、古行人、东方未白、乐天等。男。祖籍江苏南通县。父亲彭金发,母亲裘氏,都作工,后失业,母亲改嫁。父亲带着他兄妹三人流落上海,被尊圣善会收容。3 个月后,他被遣送到奉化国际灾童教养院。6 年后该院解散,被介绍到宁波东渡路耕玉斋学刻综印,4 年后随军去台。初中一年级时,徐无生老师在其一篇题名为《月夜》的作文后,写下“文笔流畅,感情丰富,假以时日,必可成为一名作家”的评语,使其决定往文学大道奋进。后常读老舍、沈从文、冰心、胡适、张恨水等名家作品,对古典文学也有兴趣,尤其受陶渊明“不慕名利”的观念影响很深,因此,在 40 年创作生涯中,尝试各种文体,不时变更笔名。处女作《十二生肖趣谭》发表于 1949 年。曾获《前锋报》(小说征文第一名、全台学艺竞赛朗诵诗特别奖、笔友会世界通信周广播短剧中文组第一名、台湾教育部剧本征集广播剧第二名(1965)和第三名(1966)、台湾教育部剧本征集电视剧第三名(1966)和第二名(1967)、第四届金环奖短篇小说铜环奖、第五届金环奖短篇小说银环奖、第三届金荷奖短篇小说银荷奖、台湾教育部文艺竞赛电视剧本第一名(1978)、台湾行政院新闻局电影故事入选、台湾《中央日报》百万征文短篇小说佳作。第二十五届台湾军队文艺金像奖报道文学佳作。另有散文集《一字一泪一家书》(1969),该书是作者悲苦童年的自传写照;《粉笔生涯》(1984),短篇小说集《雪岭忠魂》(1969)等。
为您推荐
彭震球:(1915— ) 台湾散文家、教育家。字学如。男。原籍广东海丰。国立中山大学教育系毕业,暨本校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历任国立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助教、广东省立艺术专校讲师、广东省勷勤学院讲师、广州大学副教授、国立台..
彭选贤:(1954— ) 台湾小说家。男。祖籍河南博爱县。毕业于台湾省立新竹师专。曾任《自由日报》副刊“晨钟”主编。现为小学教师。处女作发表于 1971 年 10 月的《中央日报》副刊。1982 年获《联合报》短篇小说奖、台湾..
彭行才:(1919— ) 台湾剧作家。男。安徽桐城人。北平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毕业。曾任教育部川康社教二队队长、康总科长、演剧一队队长等职。去台后历任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副教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副教授、台湾艺专教授等职。..
彭瑞全:(1947— ) 台湾文学评论家。男。台湾新竹县人。现任教师。吴浊流文学奖评审委员、台湾小说选编委员会委员(前卫出版社)。其评论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强烈主张“台湾文学应以本土化为首要课题”,并大力介绍新生代作家。..
潘雨桐:(1937— ) 马来西亚华人小说家。男。原名潘贵昌。祖籍广东梅具,生于马来西亚森美兰文丁。先后在马来西亚芙蓉中华中学和新加坡中正中学读完初中和高中。1957 年后留学台湾和美国,先后获台湾国立中兴大学农学士、美..
潘荣礼:(1938— ) 台湾小说家。男。台湾彰化县人。曾从事农耕、畜牧、养鱼等业,参加过台湾立法委员竟选。著有短篇小说集《觅心记》(1968)、《招魂集》(1974)、《推动摇篮的手》(1975)、《弹笑集》
(1977)、《台湾活宝集》(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