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逢源:(1893—1982) 台湾诗人。字南都,一字芳园。男。台湾台南市人。祖籍福建南安县。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毕业。曾加入台湾南社,组织春莺吟社等汉诗社。20 年代后成为台湾民族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骨干。曾任台湾文化协会理事、《台湾》杂志社股份公司监督、台湾议会期成同盟理事。“治警事件”中曾被捕入狱 4 个月。出狱后坚持斗争,在台南、嘉义、高雄、台中等地召开文化演讲会。1925 年后先后任《台湾民报》记者、《台湾新民报》、《兴南新闻》经济部长兼论说委员等职。1932 年应邀参加《南音》社,1942 年任台湾文艺家协会理事。抗战胜利后历任台北区合会储蓄公司董事长、钢铁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省议员”、中国文化学院诗学研究所研究员等职。光复前撰写的文学评论、散文报道等散见于当时的新文学报刊上,光复后发表的旧体诗词多见于《自立诗坛》。主要作品有《雨窗墨滴》(1942),另有旧诗集《南都诗存》、《溪山烟雨楼诗存》。评论《对于台湾旧诗坛投下一巨大的炸弹》原载于 1932 年《南音》第 2、3 期,是清算旧文学的名作。文章抨击旧诗社已堕落成“鸦片窟”,痛斥有闲文人不但失去遗民风骨,还阻挡青年一代的革新和努力。提倡创作“新时代的诗”,反对用难解文学典故的贵族诗,主张创作最平易率真的具有时代性与社会性的、能鼓舞民气的诗。
为您推荐
陈芳明:(1947— ) 台湾诗人。男。台湾高雄人。台湾辅仁大学历史系毕业,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后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攻读史学。为龙族诗社成员。认为“文学和社会是互为表里的;文学是社会的枝叶,社会是文学的根土,因为..
陈端:(1952— ) 香港小说家、散文家。笔名兰心。女。祖籍江苏镇江,生于江苏南京,在北京长大。高中毕业后即在北京中华书局工作。1984年去香港定居,现在香港电视企业属下的香港电视台工作。是香港作家联谊会会员。出身书香之..
陈凡:(1915— ) 香港作家。笔名陈更鱼、冯异、阿甲、夏初临、徐克弱、池上羽、陈少校。男。生于广东三水。三水县立中学附设乡村师范班毕业。曾先后任桂林《大公报》记者、《大公报》广州特派员,香港《大公报》副编辑主任..
陈炳煌:(1903— ) 台湾散文家。笔名鸡笼生。男。台湾基隆人。基隆旧称鸡笼,以此为笔名。1916 年赴大陆就读于福州鹤龄英华书院,1918年转学至香港拔萃书院。1920 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附中,毕业后升入大学部。1925 年“五卅..
陈苍多:(1942— ) 台湾翻译家。男。台湾澎湖人。8 岁入学,自小学逐步进入研究所,受过系统的教育。初中阶段作文并不优良,但严格的批语促他奋发,终于激起他对文艺的兴趣。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研究所毕业后,先后在师大、大同工学院..
陈大哲:(1934— ) 放美作家。男。笔名有大方、颜欢、余欢颜、水草平、思湄等。生于福建厦门。其父陈维新是旅越小说家和作曲家。早年在越南接受教育,先后在堤岸福建中学和知用中学读初中和高中,后赴西贡明德大学读书,毕业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