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黎:(1954— ) 台湾诗人。本名陈膺文。笔名陈黎。男。台湾花莲县人。台湾师范大学英文系毕业后任教于台湾某中学。诗作主要取材于日常生活,从关心社会现实和人的生存环境出发。诗集《庙前》以嘲讽的语调对生活中不自然、不人道的现象做了无情针砭。《动物摇篮曲》又以抒情的基调、浪漫的追求和广博的情思表现出对生命和时间的礼赞,企图在有限的脆弱的空间搜寻有序的世界和生命的意义。在这个阶段中,诗人特别注重意象的调配和象征的经营,寻找意象和意义之间的结合点。因此,有时虽奇而不怪,虽浓而不腻,提高了诗歌艺术感受的张力和内容表现的强力。近期诗集《暴雨》,意味着诗人风格上的变异,诗人用更广阔而自然的语言,审视所立足的土地、历史和社会的变迁。诗集中《最后的王木七》、《大风歌》、《葱》、《牛》都是诗人自视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亦可说明其诗旨和创作意图的所在。长诗《最后的王木七》以精练的手法,通过对煤矿事故的描绘,较为详尽地反映了台湾矿工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熔社会性、时代性和批判性于一炉。另一部长诗《大鲁阁·一九八九》是以诗人家乡花莲的太鲁阁为背景,透视三百年来台湾的历史变动和人文风貌。这两篇叙事长诗充分体现了侍人的叙事技巧和抒情本领。陈黎还是较早译介拉美现代诗歌的作家之一。他的散文带有创意和机智,以及人性的温暖。主要作品有诗集《庙前》(1975)、《动物摇篮曲》(1980)、《暴雨》(1989),译诗《拉丁美洲现代诗选》,散文集《人间恋歌》(1989)。叙事长诗《最后的王木七》曾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
为您推荐
陈克环:(1926—1980) 台湾散文家。女。原籍湖北汉口市,生于湖北黄陂县。肄业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生长于一个五代同堂的大家庭,6 岁时迁往汉口,就读于实验小学,1937 年随家避难寓居湖南洞庭内港华容,次年又随父母入川住江津,就..
陈娟:(1942— ) 香港小说家。原名陈秀娟。女。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出身于书香门第。1964 年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在中学任教 17 年。1981 年到香港定居。1984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1988 年 1 月参加香港作..
陈君玉:(1918—1966) 台湾作家。男。台湾台北市人。日据时期读过四五年公学校(小学),到过大陆。曾从事教师、编辑、剧作家、养鸡人等多种职业。光复前以教授“北京语”的名师和台湾流行歌曲的歌词作者而著称。1933 年与郭秋..
陈金连:(1928— ) 台湾诗人。笔名锦连。男。台湾彰化市人。铁道讲习所中等科及电信科毕业。曾服务于铁路局彰化火车站。退休后于彰化教授日文。是台湾“跨越语言的一代”中的老诗人。日据末期加入张彦勋等主持的“银铃会..
陈康顺:(1929— ) 台湾散文家。笔名思恩。男。原籍江苏南京市。毕业于台湾省立法商学院地政系,获台湾政治大学企管硕士学位。曾任台北市救国团总干事、总团部研究委员、幼狮文艺社长,现为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参事。曾..
陈煌:(1954— ) 台湾散文家。原名陈辉煌。男。台湾凤山人。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爱书人》杂志编辑,诗杂志《阳光小集》创办人之一,《龙龙月刊》主编。现任台湾百科文化公司主编。曾获台湾第二、第五届《中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