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42—
【介绍】:
奥地利作家。
曾在格拉茨大学攻读法律,其间参加格拉茨文艺团体“城市公园论坛”,在文艺杂志《原稿》上发表了最初的文学作品。1965年辍学,专心从事文学创作。
1966年应邀参加联邦德国“四七社”在美国普林斯顿召开的年会,在会上公开向传统文学发出挑战,用激烈的言词抨击“四七社”作家的写作方式。此后连续以“反戏剧”和“反小说”猛烈抨击德语文坛。
成名作《骂观众》(1966)是一部刻意违反传统戏剧规则的剧本,没有故事情节,也没有人物和对话,四个说话者在没有布景的舞台上冲着观众滔滔不绝地谈论戏剧艺术,全剧在说话者对观众的谩骂和嘲讽中结束。长篇小说《大黄蜂》(1966)和《山贩》(1967)也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写作规范,运用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记录客观世界和描绘心理活动,情节简单,叙述繁琐,现实、想象、幻觉、梦境、回忆交错混合,较为明显地受到法国“新小说”的影响。
他的作品排斥对外部世界的客观描写,注重个人和自我的存在,在艺术与生活、现实与真实的关系上,更强调内心的生活和心理的真实。他甚至写了一篇题为《我是象牙塔的居民》(1972)的散文,借以强调表现自我的目标。
70年代,汉特克的创作有转向现实主义的倾向,写了几部表现现实生活和带有传记色彩的小说,如《守门员在罚点球时的恐惧》(1970)、《无望的不幸》(1972)、《短信长别》(1972)、《世界的重量》(1977)。与此同时,他在《感受真切的时刻》(1975)、《左撇子女人》(1976)等小说中仍然继续注重描写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通过他们的观察、感受和体现展现出一个异化的世界。1980年以来又写了10多本书,其中有《圣维克多的教训》(1980)、《孩子的历史》(1981)、《关于这些村庄》(1981)、《铅笔的故事》(1982)、《痛苦的中国人》(1983)、《重复》(1985)、《永恒的诗》(1986)、《作家的下午》(1987)、《缺席》(1987)等。曾获多种文学奖,重要的有霍普特曼奖(1967)、席勒奖(1972)、毕希纳奖(1973)、奥地利国家文学大奖(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