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89—1949
【介绍】:
埃及诗人、小说家、翻译家。
生于开罗。祖先为阿拉伯半岛的麦加望族,父亲早逝。
1909年自开罗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任教员,1914年成为自由职业者,两年后进入新闻界。40年代初被选为阿拉伯语科学院院士。
诗作主要面向大自然抒发个人的痛苦与悲哀,及人类蒙受苦难的忧患之情,倡导阿拉伯现代诗歌的革新,先后发表诗集两卷(1914,1917)。评论有《诗歌的目标和方法》(1915),与阿卡德合写了《文学与批评专集》(1921),公开抨击复兴派诗人,形成《笛旺派》的纲领。1932年起创作小说,部分短篇小说明显受欧洲现实主义影响。代表作长篇小说《作家易卜拉欣》(1932)以他个人经历为素材,描写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善恶之争。此外还有长篇小说《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1943)、《米杜及其伙伴》(1944),剧本《女人的本性》(1942)。其杂文有时轻松幽默,有时冷嘲热讽,不时运用方言俚语,颇具特色。较突出的有《柴草集》(1924)、《汉志游记》(1929)等,对埃及杂文的发展作出贡献。译作善解原文,行文优雅,除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外,还介绍了许多当时西方的思想,推动了埃及和阿拉伯国家的思想理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