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89—1988
【介绍】:
黎巴嫩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生于黎巴嫩中部苏尼纳山麓的巴斯坎塔信奉东正教的农民家庭。1902年本村教会小学毕业后,入巴勒斯坦拿撒勒城的俄国教会学校,1906年赴乌克兰波尔塔瓦神学院深造。1911年随长兄去美国谋生,1912年起在华盛顿大学兼学文学与法律。1915年接受神智说,一度参加共济会。1916年大学毕业后参与《艺术》等报刊的编辑工作。1918年应征入伍,赴法参战。1919年返回美国后,次年与纪伯伦等创立“笔会”,任顾问,是海外文学派的重要作家。1932年返回故乡。
50年代多次出席阿拉伯和亚非作家会议。1978年获黎巴嫩最高奖赏——黎巴嫩杉勋章。努埃曼在早期诗作《冻结的河流》中,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对人生凄苦的叹喟之情。诗集《眼睑在低声细语》(1943)表现了他对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1918年出版的剧本《父与子》写出了社会变革时期两代人在婚姻观上的矛盾。他结合使用正规语和方言,为解决戏剧语言提供了范例。
他的短篇小说反映现实生活,针砭时弊,是阿拉伯文学史上的佳作。其中较着名的有《不育者》、《豪绅》、《粗腿肚》等。
他还着有中篇小说《相会》(1946)、《米尔达德书》(1952)、《最后一天》(1963)。在文艺批评上,努埃曼认为文艺评论的任务是“鉴别文学作品的优劣,揭示它的美丑,正如筛子能把粮食与沙子区分开来一样”。
强调“永恒的美的标准”是作品表达“真实感情”,反映“存在的现实”具有“优美的描写”,“匀称的风格”和“音乐感”。这些观点集中表现在他的文艺评论集《筛》(1923)中。
传记文学《纪伯伦·赫里勒·纪伯伦》(1934),突出体现了他的文字优美、寓意隽永,充满东方哲理的风格。
他还着有自传《七十自述》(1959-1960),真实记载了他的生活经历和文学生活。
1971年贝鲁特出版其作品全集共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