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798-1837
【介绍】:
原名廷楷,字君模,广东番禺人。
道光举人。约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在阮元新建之学海堂业,“精研注疏,开始作经史考订之学”(王重民《〈明史艺文志〉与补史艺文志的兴起》)。因深感隋代以前的古籍亡佚颇多,编着者也湮没不明,而志于补史艺文志。其着作有《补后汉书艺文志》四卷、《补三国艺文志》四卷,以及未见本补晋书、宋书、梁书、齐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等艺文志。其成就于《补后汉书艺文志》可见一斑。该志着录图书三百九十多种,二千九百余卷(篇),按四部编次,设子目三十四类。
计经部十一类: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群经、小学、谶纬;史部十一类:正史、编年、杂史、起居注、故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志、谱牒;子部十二类:儒家、法家、兵家、农家、道家、杂家、天文、历算、五行、医方、杂艺、小说。通观是书,其特点有三:一、善于汲取前人成果,为己所用。
运用乾嘉学派在经史考订上的成就,特别是将关于考史、注史、校史以及古佚书辑本和辑本的序跋,根据需要,拾贝掇珍,汇集于他的“自注”中去,为后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对近两百多年来的各种目录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王重民《〈明史艺文志〉与补史艺文志的兴起》)。二、善于阐发个人见解,不落窠臼。尽管为所收图书以辑录体方式写了提要,但并非一味罗列,在肯定的地方往往下有恰当的案语,且多有独见。
三、于书名下间有注释,或言撰者姓氏、官职、乡里,或言内容起止断限,颇可资鉴。该志不足之处,在于子部中的兵家、五行、医方、杂艺等,空张类目而未收图书,并于行文中出现了神仙类。
另外,四部中缺少集部,令人不解。总之,侯康于补史艺文志的成就,远在卢文弨、钱大昕、钱大昭之上,不仅将补史艺文志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且为近代史家从事研究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法和方向,其功良不可没。他作有《三国志补注》和《后汉书补注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