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14-1858
【介绍】:
字辑五,号翰臣,广西临桂(今桂林)人。
出身于仕宦之家,从幼年就受到良好教养,因而,学业进步很快。稍长,热爱古文,步趋桐城派方苞、姚鼐。
其后,从上元(今南京市)梅曾亮游,识见为之大增。
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考中一甲一名进士。
历官翰林院修撰、顺天乡试同考官、广东乡试副考官;又因中(1847年)大考翰詹二等七名,继任侍讲,提督湖北学政、侍讲学士,通政司副使、江西布政使等职。平生勤于治学,多有着述。
其目录学着作为《经籍举要》。是书按经、史、子、集编次,但不设子目,计着录经部书七十二种,史部书三十九种、子部书三十三种、集部书三十二种,凡一百七十六种。
所奇者,于集部之后,又附有约束身心之书十一种,扩充学识之书七种,博通经济之书六种,文字音韵之书九种,诗古文词之书十种,场屋应试之书三种,其它二十七种,凡七十三种。
全书(包括袁昶增补)共着录图书二百五十种左右。
从编撰体例来看,其特色有四:一、于书名之下间附有简单案语。或指明校勘,或指明出处,或说明着者,以便读者寻求。
二、间于书后附简单提要。既介绍内容,又指明其意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提要专为学子读书,给于具体的指导。
三、案语中肯,极有益于初学。
四、在有关类目设小序,但不是冠在前,而是附于类目之后,言简意深,道出真谛。另外,还有总序。
总序的位置类似小序,不是放在开篇,而是置于卷尾。就其内容观之,主要是对全书的概括,历述其对治学、读书的意义和方法。
具有推荐图书的功能,对宣传图书,指导阅读,研究古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直接启迪了张之洞《书目答问》的产生,在清代古典目录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他作有《古韵通说》、《尔雅经注集记》、《经德堂诗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