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电影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电影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电影事业随之恢复和发展。
  重建电影事业  1945年底,在苏联占领区内,由进步电影工作者组成一个电影工作组,负责重建电影事业。1946年2月,新闻杂志片《目击者》第一期问世。4月,由K.梅切格拍了一部有关成立德国统一社会党大会的纪录片《统一》,接着又完成了一部《1946年五一节》。波茨坦附近的巴伯尔斯贝格制片基地迅速恢复起来,1946年5月,德发电影制片厂宣告成立。
  公司成立的头几年(1946~1949),故事影片的年产量迅速上升,从3部增至12部。在影片题材方面,除重点拍摄揭露希特勒统治时期罪恶的反法西斯主义影片,如《凶手就在我们中间》(1946,导演W.施陶特)、《阴影中的婚姻》(1947,导演梅切格)、《旋转》(1949,导演施陶特)、《彩色格子布》(1949,导演梅切格)等外,也拍了一些反映战后现实的作品,如:《自由的土地》(1946,导演M.哈比希)、《桥》(1949,导演A.波尔)以及惊险片《搜捕》(1947,导演W.克林格尔)和其他喜剧片等等。
  1949年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建国后的第一部影片,是S.杜多夫拍摄的表现一个资产阶级家庭成员对待新生活态度的《我们每日的面包》。梅切格根据纽伦堡审判的材料拍摄的揭露法本化学公司对巩固希特勒政权和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所起作用的影片《群神会》,也于1950年问世。但是50年代初期,民主德国电影却经历了一个低潮,故事片年产量一度下降到 5部,在艺术创作上的公式化、概念化成为反映现实题材影片的通病。1952年下半年,德国统一社会党就电影问题召开了专门的会议,提出发展民主德国电影的一系列措施。
  1954年,民主德国电影出现转机,一批优秀影片相继问世。如梅切格的《台尔曼传》(上下集,1954~1955),成功地塑造了德国无产阶级领袖的形象(G.西蒙饰演台尔曼),对摄制革命历史题材的样式做出了贡献。其他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还有杜多夫的《战胜黑夜》(1954)、梅切格与G.赖施的《水兵之歌》(1958)、《魔鬼圈》(1955,导演K.巴尔豪斯)等等。
  电影事业的发展  50年代下半叶,K.沃尔夫、G.克莱因、F.拜尔等一大批新人崛起,他们和老一代导演一起使德发公司的影片数量和质量都有大幅度提高,在题材、体裁、风格、样式各方面更加多样化。这一时期反法西斯题材的影片有杜多夫的《科隆上尉》(1956),沃尔夫的《康复》(1956)、《丽西》(1957)、《星》(1959),F.科尔的《五颗子弹壳》(1960),H.卡洛夫的《他们叫他阿米哥》(1958)等。反映现实题材的影片有梅切格的《皇宫与茅屋》(1957)、克莱因的《柏林浪漫曲》(1956)、沃尔夫的《寻找太阳的人》(1958)、巴尔豪斯的《只有一个女人》(1958)、杜多夫的《爱情的迷乱》(1959)等等。
  进入60年代以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电影的特点之一是注意刻画主人公的性格,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在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影片,如沃尔夫的《马门教授》(1961)、科尔的《赤身在狼群中》(1963)、J.库纳特的《维尔纳·霍尔特历险记》(1965)等。此外,现实题材的影片有《美好的年代》(1964,导演G.吕克尔)、《洛特的女人》(1965,导演E.京特)。其他影片还有《分裂的天空》(1964,导演沃尔夫)、《弯角的旗帜》(1967,导演梅切格)、《告别》(1968,导演京特)、《死者青春常在》(1968,导演库纳特)。有关李卜克内西的二部曲,即由赖施导演的《只要我还活着》(1965)和《虽然如此》(1972),是当时很重要的两部影片。
  70~80年代突出的影片,反法西斯题材的有《撒谎者雅各布》(1974,导演科尔)、《白天与黑夜之间》(1974,导演H.勃兰特)、《妈妈,我活着》(1976,导演沃尔夫)、《未婚妻》(1980,导演吕克尔与赖施)。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影片有京特的《洛蒂在魏玛》(1975,T.曼原著)、《少年维特之烦恼》(1976,哥德原作),沃尔夫的《戈雅,或认识的艰难道路》(1971,L.福伊希特万格原著)等。涉及道德题材的影片有《运动场上的裸体人》(1974,导演沃尔夫)、《魔术师安东》(1978,导演赖施)等。有关妇女问题的影片有京特的《第三者》(1972)、《钥匙》(1974),沃尔夫的《女歌手索妮》(1979,与W.科尔哈泽合作),K.H.海曼的《订婚风波》(1983)等。
  其他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纪录电影是很有成就的,最著名的纪录电影工作者首推桑达克夫妇。他们的重要作品有《你和你的同志》(1956)、《条顿剑在行动》(1958)、《俄罗斯奇迹》(1963)、《一个德国女人的日记》(1968~1969)等。
  设在巴伯尔斯贝格的高等电影学校除为电影事业培养人才外,也从事研究工作,并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电影资料馆共同编纂《电影指南》(每年一本)。民主德国的电影刊物有《电影明镜》与《电影与电视》等。
  自1956年起,在莱比锡举办国际纪录片和短片电影节(自1965年起包括电视片)。

为您推荐

德帕迪约,G.

德帕迪约,G. :   法国电影演员。1948年12月27日生于沙托鲁。1965年从影,1974年因在《华尔兹舞女》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令人同情的小流氓而跃入明星行列。在《马丁·凯尔的归来》(1982)里,他以超人的魅力、富..

德日金·吉格吉德(1919~  )

德日金·吉格吉德(1919~  ) : 蒙古电影摄影师、导演。1937年开始从事摄影师工作,1959年任导演。作品有《人民使者》(1959)、《我爸爸在乌兰巴托》(1961)、《众人中的一个》(1962)、《人的踪迹》(1965)、《洪..

德莱叶,C.T.

德莱叶,C.T. : 丹麦电影导演、编剧、丹麦艺术电影创始人之一。1889年 2月3日生于哥本哈根,1968年3月20日卒于该地。1912年起在哥本哈根的北欧电影公司工作,曾担任字幕说明撰写员、剪辑员、编剧。德莱叶从1919..

导演阐述

德勒冈,M.

德勒冈,M. : 罗马尼亚电影导演。1932年10月 3日生于特尔戈维什泰。1955年毕业于卡拉迦列戏剧电影学院。1956年拍了处女作《松树林后面》(与I.亚科勃合作)。他的表现人民为土地而斗争的《渴望》(1960)和反映19..

德里奥,D.

德里奥,D. : 墨西哥电影女演员。真名洛里达·陶乐赛·马丁内斯·阿松索洛·洛佩斯·奈格莱特。1905年8月3日生于杜兰戈市,1983年 4月l1日卒于美国洛杉矶。父亲是银行家,母亲的表哥马德罗是当时的墨西哥总统。..

德·桑蒂斯,G.

德·桑蒂斯,G. : 意大利电影导演。1917年 2月11日生于丰迪。毕业于罗马大学。1940年进罗马电影实验中心学习演员专业,后学导演专业。1942~1943年担任杂志《电影》的评论员,尖锐地批判当时官方的法西斯电影和..